环江:整族脱贫的“毛南答卷”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0-12-07 阅读量 3520

今年5月,环江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脱贫攻坚战的丰硕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毛南山乡的生动实践——

  整族脱贫的“毛南答卷”

  

  2020年,注定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毛南族群众代表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向党中央汇报脱贫摘帽后的喜悦心情。欣闻喜报,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消息传来,整个毛南山乡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对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环江人民有理由满怀信心。“十三五”期间,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毛南山乡书写了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6万人全部实现脱贫,其中毛南族贫困人口1.47万人走向小康生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3570.9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43.18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脱贫攻坚战的丰硕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毛南山乡的生动实践,同时也离不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团结拼搏、艰辛付出。

  时间回溯到2016年,位于桂西北的环江,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拉开了“不脱贫绝不收兵”的决战阵势。回望来路,全县干部群众在脱贫道路上攻坚奋战的忙碌身影依然清晰如昨,决战决胜的铿锵誓言仿佛还在耳际……

粤桂扶贫协作项目——贷牛还牛落地下南乡,让更多的毛南族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谭 峰 摄

调兵遣将齐攻坚

  号令即出,攻坚战随即打响。但怎样才能打赢打好,是摆在环江全县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毛南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国70%的毛南族群众集中居住在这里,是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5年底精准识别,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4万户,贫困人口6.66万人,其中毛南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2.07%,贫困发生率为19.56%。时间紧,任务重,要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采取非常的措施,动用非凡的力量,全力以赴、合力攻坚。

  打硬仗,就要选精兵、用良将,勇往直前、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环江紧盯脱贫攻坚目标,在全县按乡(镇)、村(社区)、屯划分三级网格3080个,8000名帮扶干部列入网格管理,把任务分解到户,落实到人。此外,针对扶贫工作的短板,结合地方实际,创新推行“大村长制”,全力破解“责任压实不力、资源整合不好、攻坚力量不足”等难题,搭建完整的作战体系,调兵遣将,把责任扛在干部肩上。

  2019年,是全县冲刺脱贫摘帽关键之年。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刻,县直单位123名“一把手”,全脱产下沉到村里担任大村长。并在全县12个乡镇成立了战区作战指挥部,明确作战目标、时间和要求。同时,在全县脱贫摘帽“百日攻坚”冲刺阶段,抽调全县所有机关单位三分之一的干部职工共1600余人组成“百日攻坚”工作组,下沉到定点帮扶联系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逐村逐屯逐户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到位。

  大村长驻村后,引进项目400多个,为民办实事1.1万多件。他们把克难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该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韦稳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担任两个村的大村长,80多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哥哥多次住院,十分孝顺的他却忙于工作,几次过家门而不入。今年6月,母亲突然去世,他请假回家简单料理完后事,又一头扎进村里,继续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群众看在眼中,疼在心里,感动地说:“以后我们村的大小事,他说了算!”

富民产业结硕果

  11月初,在思恩镇叠岭村的山坡上,连片种植的沃柑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果农刘显语正忙着给自家6亩沃柑浇水,为果子年底上市做最后的准备。“希望今年能卖个好价钱,这样一家人的日子就能更好一些。”刘显语说得简单实在。

  该村村委会主任覃日辉介绍,叠岭村5年来着力解决群众饮水和灌溉难题,建设6个大水池,并依托土坡优势,打造沃柑、桑蚕、甘蔗等富民产业,让群众的贫地变成富地,收入不断增加。

  群众要胀钱袋子,富民产业发展步伐就要加快。环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莫新庄介绍,该县把脱贫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投入3.6亿元扶持桑蚕、特色水果、有机稻、杉木、菜牛、油茶等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县扶贫产业覆盖贫困户达98.53%。同时,培育新型主体635家,带动村民(脱贫户)发展,建设了192个农业核心示范区,发展特色产业,搭建产销平台,吸收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一系列创新举措,带来了显着成效。201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亿元,与“十二五”末的27.13亿元相比,增长36.38%;全县现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42个,成功申报“中国香猪美食之乡”荣誉称号,香柚一号红心香柚和砂糖桔获国家绿色食品产品认证。

攻克堡垒保民生

  毛南族流传着一句谚语:“女人说水贵如油,男人说水贵如酒”。季节性缺水,是千百年来困扰毛南族发展的最大难题。每年毛南族传统节日“分龙节”,就是源自民间“求雨”的祭祀仪式。

  “十三五”期间,环江下决心攻克群众饮水难题,重点实施“打狗河饮水工程”。该工程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一条3公里的隧道,把12公里外的打狗河水从贵州引到毛南腹地,施工难度相当大。

  2019年6月24日,正值“分龙节”,打狗河饮水工程正式通水。清澈的河水,穿越群山险阻,涌进千家万户。88岁的谭宾奶老阿婆,拧开水龙头,捧起河水,热泪盈眶,嘴里喃喃地说:“这,真的是打狗河的水吗?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啊!”

  5年来,环江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超过15亿元,修建改造村级道路16条共24公里,新建改建屯级道路1331条2574公里、产业道路硬化86条135公里、桥梁126座3866延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工程1154处、危房改造9026户、农村电网改造583个片区、农村宽带网络改造102个村。

  同时,全县投入7.2亿元,新建和改善毛南族聚居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满足4500多名毛南族学生上学需求。贫困家庭学生100%享受教育资助政策。有14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有3名毛南族学生。投资8.19亿元,建设和完善县乡医院、村卫生室,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100%,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80%以上。

  如今,毛南山乡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脱贫致富幸福来

  “我老家那个地方交通不便,想找一份可以顾家的工作很难。现在老板给我一个月2600元,能够养活一家人了。”11月2日,在环江伍香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内,正在拣油茶籽的建档立卡脱贫户谭爱芬高兴地说起移民搬迁到县城后的变化,“现在生活安稳了,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与谭爱芬一样享受幸福的,还有老寿星谭运日。2019年9月11日,十几位帮扶干部,用一张老式竹躺椅绑成一个简易“轿子”,经过近3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硬是把最后一名大山“守望者”——91岁高龄的毛南族老人谭运日抬出大山,搬进新房。而在这之前,为了动员他搬出来,下塘村第一书记谭召关与驻村工作队员到山里找过他12次,磨破了嘴皮子,用真心、用诚意感动了这位毛南族老人。50多年没有走出过大山的老人,第一次坐上了小汽车,第一次用上了冰箱,第一次看上了电视……

  “十三五”期间,全县有4357户、17860人搬出大山,搬进集中安置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6.8%。环江通过解决一揽子搬迁安置户所关心的就业、就医、养老和孩子上学问题,并引导他们逐步适应小区生活,感受现代文明,让他们爱上新家,不再留恋大山。

  该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动群众种桑养蚕,养牛养羊,在发展“短平快”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油茶、红心香柚等长效产业,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引进27家龙头企业,开设102个扶贫车间,带动贫困劳动力近万人,其中毛南族劳动力4200名;全县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万个,72个毛南族聚居村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3200个,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毛南山乡,一个个村庄牛羊成群,一条条新路通向四方,一片片山岭瓜果飘香。特色农业产业园遍布城乡,城区面积翻了两倍,广西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在环江设站……

  环江,正以崭新姿态和豪迈情怀,昂首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盛勇 潘剑 龙招江 通讯员 谭联宾 蒙宏谯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电子劳动合同来了 足不出户也能签约
经济日报|2020-11-04
马克龙宣布加强边境控制 打击非法移民和恐怖主义
海外网|2020-11-06
媒体看环江:毛南族脱贫故事
河池手机TV|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