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书写生态审计新篇章 ——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服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纪实

广西日报 2020-12-08 阅读量 1239

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外业核查。

  梁俊光/摄

利用无人机获取的矿山越界开采现场照片。

  庞凤权/摄

  覃 现

  自2016年起,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服务审计机关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截至2020年,已完成了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涉及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8大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项近200个内容。该院还开发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平台,疏通了自然资源审计的各个堵点,降低了审计门槛,有效提高了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能力,担当起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忠诚卫士,书写了生态审计新篇章。

  理顺审计思路 建立科学实用技术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便是实现这一目标、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指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2016年下半年,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首度与自治区审计厅合作,以大数据推进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开启了全国先河。

  然而,区别于传统的审计内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基础管理数据的基础上,借助3S技术,在专业的测绘地理信息软件上分析获取审计疑点,该项工作难度大、门槛高。

  据了解,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到各类山水林田湖草,审计内容和指标各不相同,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政策法规实施情况、重大决策情况、指标变更情况、资金管控情况等几百个审计指标。

  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结合近几年服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工作经验,先后整理了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八大审计专项实用工艺流程,对确定的审计内容,从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疑点提取、现场核查、反馈处理,到提交审计数据等全流程进行固化,在庞大的自然资源数据和错综复杂的审计内容之间,理清明晰了审计思路。

  “原来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心里没底,无从下手,现在有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流程,思路理顺了,工作起来轻松多了。”某市审计局杨审计员在试点工作完成后,如释重负地感叹道。

  规范数据格式 融合部门数据服务审计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最核心的是基础数据,包括自然资源部门的年度土地变更数据、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矿产资源数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等,林业部门的森林保护边界、森林资源数据等;海洋部门的涉海项目用地审批材料、海洋保护管理区数据等;农业部门的耕地数据,还有住建部门的城市规划数据、建设项目开工竣工数据等。其中的数据格式五花八门,数据样式种类繁多。有纸质数据,有电子数据;有些数据有坐标系,有些是自由坐标系;有54坐标系数据,也有80坐标系数据;有些是坐标点位数据,有些是成图数据。

  要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坐标系统,统一转换为测绘地理信息软件能识别的数据。

  结合近几年服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数据情况,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对这些常用数据制定了转换规则和转换流程。同时自主开发了数据转换软件,通过相对规范的数据,可以用软件进行自动格式转换。

  固化的数据转化流程,以及数据转换软件的自动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技术门槛,掌握简单数据分析能力的审计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开展常规的数据格式规范化处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他们不提供规范数据了,只要有数据,我都能进行处理。”在完成某市土地整治项目纸质坐标转换为电子图形文件后,自治区审计厅邹黎信心满满地表示。

  开发审计平台 破解专业技术壁垒

  面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8大专项多达几百个审计内容,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山水林田湖草等专题数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高效获取和集成,采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快速信息提取等新技术,运用3S和“互联网+技术”,建设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服务平台。

  该平台包括数据管理系统、“一张图”综合决策分析系统、审计专项分析系统、移动核查取证系统、运行管理系统五个系统。通过该审计平台,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审计人员,都可以开展常规的自然资源审计分析,有效破解了审计技术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之间的技术壁垒。

  其中的审计专项分析系统,对常用的审计内容建立了固定的分析模型,包括基本农田违规行为分析模型、非法征占用公益林分析模型、矿山越界开采分析模型、禁养区养殖分析模型等近200个常用分析模型。在现有规范数据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只需在模型中确定分析规则,选择参与分析的数据,就可以做到“一键分析”。

  审计平台的建立,弥补了传统审计方法在自然资源审计方面的不足。传统的审计方式疑点发现难度大、精度低、费事、费时、费力,一个审计专项,五六个审计人员3个月才能完成。有了这个审计平台,选择规范的数据,就能实现自动分析,直接获取疑点结果,且精确到95%以上。同样一个专项分析,1个人就能在十几秒内完成,审计成本节约了85%左右。 

  空地一体取证 破除“图难测”“量难量”痛点

  在分析出审计问题疑点后,就需要审计人员对疑似问题进行现场核实。但疑点零星分散,因为交通问题或安全原因,审计人员往往无法进入疑点位置。

  为此,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开发了移动核查取证系统,实现了空地一体审计取证。该系统利用无人机航拍取证数据,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软件对航拍数据进行分析和量化计算,实现无接触的、隐秘的取证,形成的空地一体审计取证技术方法,解决了现场取证到达难、留证难的问题。

  在某市森林保护区内,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发现存在违规建设大型建筑物、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现象。审计人员到达项目附近核查时,发现现场已建起围墙,并有专人把守,无法进入核查取证。技术员随后撤离,在安全位置启动无人机,对该疑点项目进行全方位拍照取证,在无接触状态下,获取了完整的审计核查数据,彻底消灭了审计死角。

  同样,在露天矿山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拍摄获取矿山开采的范围是否越界、开采标高是否超限、开采方量等真实数据。

  采用空地一体取证,无接触开展外业审查,安全获取实地高清二维影像和三维立体数据,精确量算面积、体积、高度等量变数据,彻底打破了“门难进、图难测、量难量”的审计痛点。

  据悉,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近年来投入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信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倾斜摄影高精度测绘综合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项目”“广西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立维持及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时空参考框架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三个研究项目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

  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党委书记、院长张祖宇表示:“作为自然资源系统单位,我们将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下,深入探索自然资源大数据的服务能力,依托实景三维广西,将审计平台从二维平台升级为三维平台,通过科技创新,持续提高服务审计应用能力,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作出应有的贡献。”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现场:印尼从中国获得首批新冠疫苗 总统亲自宣布喜讯
海外网|2020-12-07
美到12月死亡病例或超30万 拜登促居家,特朗普却……
中新网|2020-11-27
特朗普携2名感染新冠助理出席礼拜 美媒:现场拥挤 少有人戴口罩
海外网|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