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河池 | 走进北宋牌坊
环江,是以水命名的热土,广袤的县域盛产石头。这些石头不仅垒成连绵起伏的山峰,筑起一座座桥梁楼宇,还被雕成精致无比的牌坊。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北宋村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牌坊就是环江现存牌坊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环江县明伦镇北宋牌坊全貌。
庚子初秋,阳光正好,秋风和煦。正值周末,为再次目睹北宋牌坊的风采,我和“驴友”驾车从环江县城出发,前往明伦镇。
车子翻越思恩、洛阳、华山的丘丘岭岭,没过多久就到达明伦镇境内的羊角山。这里距离北宋牌坊还有一段路程,我们决定在这里歇歇脚,欣赏羊角山的秀丽景色。
羊角山像其他山峰一样,由亿万年前熔化喷发的石浆浇铸而成,稳稳地插入万丈坚质的地岩之中。可是,它又与别的山峰有所不同,是一座高高突起的独秀峰,高约二三十米,凌空于百米的悬崖之上,峰尖直指苍天,顶上长着浓密的树木。峰腰却一丝不挂,裸露褐白相间的岩石,任凭风吹日晒。峰脚无名的杂木和藤条攀附着,一条潺潺的溪水穿过它脚下的溶洞从北向南奔流……远眺整座山峰,仿佛是一个石头挺立起来的羊角。
饱赏过羊角的山奇、险、俊、秀,我们接着前行。这时太阳已爬过山顶,鸟儿从丛林中传出叽叽喳喳的叫声。车子一路向北,越过一座座青山,走过一道道山坳,40多分钟后,眼前出现一方群山环抱平地,让人豁然开朗。环顾四周,几座形似埃及金字塔的山丘错落有致,高矮不一地点缀在平地周边,北宋牌坊就立于这块宽阔的平地之上。我们的目光几乎同时被这座雄伟、高峻、古朴、庄严的文物古迹凝聚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相机,咔嚓、咔嚓的声响此起彼伏。
牌坊由两座牌楼构成,全用石柱、石条、石板垒砌而成,榫锁相接,坚硬稳固,布局巍峨,规模庞大,一前一后,相隔约15米,每座长约8米,高约7米,都有正门配两边侧门,门楣上置有石窗石条,砌缝精密,雕刻的图案有:花卉、流水、流云、鸟兽、鱼虫、麒狮、牛马、猪羊、鸡鹅、虎龙凤……栩栩如生,无不令人佩服先辈们高超的技艺。
在没有机器的年代,桂西北民间有一项专门“修理”石头的职业——石匠。石匠生于石山里,练艺于石头,技艺十分高超,他们挥动一个锤子,紧握一根铁棒,叮当叮当,凿起锤落,碎石乱飞,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大自然里棱角不一的石头,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和开凿修理,却能毫厘不差、稳稳当当地砌入相应的部位。石匠多数受聘于十里八乡,他们筑起的石墙、修建的石桥、铺设的石路、雕刻的石碑……就像如今耸立的北宋牌坊一样,坚固精美,尽管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保持完美无缺。
北宋牌坊令人关注的不仅是栩栩如生的图案,还有那雕刻在两座牌坊上的楹联辞赋,文采清扬,气韵流畅,苍劲有力,看上一眼,一股潇洒豪放的情感油然而生。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书法家挥毫泼墨、奋笔疾书的情景,能工巧匠们握棒挥锤、石花飞溅的场面……
或日晒或雨淋,较为浅小的文字,似乎都已渗入石头的深层,被层层黑色的石藓掩饰住了,有些甚至变得模糊不清了。但是,两座牌坊四支门柱上精雕细刻的四副对联,字迹还较清晰,在上面看到了,清代云南省抚滇使谭钧培和按察使岑毓宝的敬题。
第一座牌坊牌楼门楣刻“一门贞烈”,正背门柱分别刻有对联:
义烈出深闺,古井寒波昭劲节
恩荣崇绰楔,名山贞石纪芳徽
——正门对联谭钧培敬题
巽命赐荣封,优诏即今褒苦节
坤维留正气,贞珉终古挹清芬
——背门对联岑毓宝敬题
第二座牌坊牌楼门楣刻“一门九烈”,正背门柱分别刻有对联:
湛露沐宸章,九陛纶音旌卮里
疾风标劲草,千秋义愤壮山河
——正门对联岑毓宝敬题
百战卫乡邦,在昔风雷沉毅魄
九重褒节义,自今泉壤发幽光
——背门对联谭钧培敬题
站在北宋牌坊跟前,品读斑驳的文字,抚摸黝黑的石痕,一部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1868年,清朝同治年间,苗兵进攻北宋村,村民武装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卢式慎一门九人惨遭杀害。当时卢式慎尚幼,却很机灵,躲在石槽之下奇迹般躲过一劫。后来,卢式慎得人帮助,辗转逃出,跑到云南读书、赶考,后来还中举,光绪年间,官至布库大使,掌管全省财政税赋。卢式慎托人报请朝臣恩准,建碑立坊以纪卢氏“忠烈”。
1889年,光绪帝朱文批复曰:“会该督抚转饬,该地方官每县供银三十两,于通衢大路总建一坊,无论大小、妇女姓氏全行镌刻其上,并于孝节祠内设位致祭……”卢式慎请了莫有文等能工巧匠,经过五年精细打磨,在1894年建成了两座牌坊。历经风风雨雨,两座牌坊于1994年被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座牌坊建成至今已有120多年。
如果说,两座牌坊积淀的是血雨腥风和悲壮的历史,那么牌坊上雕刻的楹联、诗词、歌赋、图案,更是环江先民才技与文化的展现,让人由衷敬佩环江先民的智慧,竟让坚硬的石头绽放出如此绚丽的光彩……
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北宋牌坊,这座古迹沉淀的故事或许还有很多很多……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莫江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