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企书写群众满意的“扶贫答卷”

广西新闻网 2020-12-19 阅读量 787

  1.8万多家民企精准帮扶1万多个乡村——

  广西民企书写群众满意的“扶贫答卷”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刘 莉 覃文武

  12月18日,地处大石山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寒风凛冽。秦泽明带领几名扶贫队员,给温和村的小学生们送去一批鞋帽、被子等御寒物资。

  秦泽明是广西一家民营企业集团的员工,被集团任命为桂西区域扶贫负责人,具体负责百色市田阳区、田东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等地几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目前全区54个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但秦泽明带领10名专职扶贫队员仍在村里坚守。“我们将善始善终,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这是广西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

  作为最早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的省区,广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的资源优势和广大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在创新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助力广西脱贫攻坚事业上大胆探索、奋发有为。截至今年12月16日,进入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广西民营企业有18315家,精准帮扶10659个村,其中全覆盖帮扶537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民企参与帮扶数居全国第一。广大民营企业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让群众满意的“扶贫答卷”。

  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

  百色市凌云县、西林县有不少种植茶叶的传统村,之前茶农常常因为茶叶销路不好而发愁。如今,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在百色平果市投资年产3万吨茶酒项目,并在凌云县、西林县配套建设6万亩的茶叶原料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茶农1.8万人脱贫致富。

  “给每只鸡都绑上了二维码脚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这只鸡的一切信息,包括身份编码、养殖环境、养殖过程、防疫情况……”这是广西华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给养殖户出的点子。集团在隆安县丁当镇定坤村、隆林县德峨镇水井村等贫困村发放扶贫鸡苗,按照“企业带动+订单养殖+产品回购”方式,解决销售渠道,帮助187名贫困村民增收。集团还进行扶贫产品的线上销售,让贫困村增收165.38万元。

  多家民营企业进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发展种桑养蚕、“贷牛还牛”扶贫产业,助力毛南族于今年5月实现整族脱贫。吉利、华立、新奥等知名民企因地制宜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新型铝、边贸、健康旅游等特色产业,助力民族贫困地区提升“造血”能力。福达、平铝等企业建设扶贫车间,让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扶贫,我区各级工商联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对参与帮扶的民营企业争取金融性支持。今年10月,自治区工商联联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共同举办2020年广西“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扶贫项目金融支持供需对接活动,农发行广西区分行与29家民营企业现场签署授信协议,涉及40个项目;组织筹办民企入桂助力乡村振兴政金企座谈会,联合农发行广西区分行、广西投资集团、广西融资担保集团、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金融部门搭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供需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扶贫资源聚焦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项目。

  齐头并进,多种模式帮扶

  近年来,我区工商联推动各级执常委企业牵头,探索多种帮扶模式,形成“定向式”消费扶贫、“造血式”就业扶贫、“嵌入式”旅游扶贫、“参与式”搬迁扶贫、“车间式”就业扶贫、“分红式”金融扶贫等典型模式。

  贺州市平桂区土瑶片区,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广西万升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传先后13次到土瑶村调研,走遍了所有土瑶村屯,发动特色种植,制定消费帮扶方案。他亲自联系销售,让村民有得收就有人买、卖得出。“去年我们公司带头认购义卖土瑶贫困村高山茶,现场共销售1万多公斤、销售额200多万元。公司积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每年定向收购贫困地区的果蔬和农副产品几十万元。”

  防城港市港口区王府街道白沙村的小钟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通过就业帮扶,将小钟和他妻子招进公司工作。如今,两人工资加起来每月近8000元。多年来,公司收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00余人,并建立帮扶制度,积极帮助员工脱贫。

  每到种植甘蔗和田间管理季节,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都会组织技术宣讲服务组,到田间地头推广甘蔗优良品种和科学种蔗技术,实行科技扶贫。每年组织深入村屯培训10—15场次,每人每次补贴蔗农培训误工费50元,培训活动普及蔗区3万多名蔗农,农户受训率达90%以上,蔗农运用新技术种植甘蔗面积达80%以上,单产提高1.5吨/亩,人年均增收2300元。

  自治区工商联主要领导上门对接推动,一批知名民企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广西精准扶贫行动。泛海控股集团连续3年每年无偿资助1万名贫困大学生;碧桂园在广西实施4+X扶贫模式,组织专职扶贫队员驻村,启动实施项目21个,惠及143个贫困村6307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奥集团的红水河健康养生之旅项目已经运营,2017—2019年共资助天峨、东兰、大化等三县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人数11819人次,资助金额达1200万元;吉利控股集团开展“教育+就业”扶贫,同百色、河池8所高中职院校合作举办“吉利班”等。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通过自治区工商联管理的广西和合济困助学基金会捐资建设“和合班”,共同助力教育扶贫,截至今年10月底已资助贫困学生近万人。

  持续发展,探寻共赢之道

  我区54个贫困县已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广西成功攻克最后贫困堡垒,民营企业功不可没。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对民营企业的帮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园区促进产业聚集、产业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发展产业扶贫大力推进造血式扶贫,不仅能实现稳固脱贫、巩固脱贫成效,又能提高产业覆盖率、振兴产业经济,为贫困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增收渠道,实现村企发展双赢。”广西宝塔投资集团总裁陈柯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该集团积极参与隆安县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设,构建农民工创业就业平台。目前创业园已建成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22家企业入驻,其中16家被认定为“隆安县扶贫车间”,吸纳1500余人就业,农民工从业人员占86%以上,间接带动就业2500多人,其中约650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们坚持走可持续的‘双赢’扶贫之路,发展甘蔗循环产业链,推动就业扶贫。”广西东糖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伟民介绍,2004年以来,集团带动农业订单区12万农户、40多万农民脱贫增收。集团积极推进以甘蔗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已建成从甘蔗制糖到造纸、生物工程等行业较为完整、科技含量高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通过扩大产能,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吸纳2000多名蔗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转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06-30
特朗普宣布解雇网络安全局局长 美媒:当事人看推特才知被开
海外网|2020-11-18
俄国家议会近百名议员感染过新冠病毒 38人住院治疗1人死亡
海外网|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