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 | 今晚七点半央视《透视新科技》栏目解密环江科技扶贫秘码
一支科研队伍进入了一片怪石林立的不毛之地,他们用26年时间结束了这里近500年的贫困历史。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敬请期待↓
12月19日(今晚)19:31-20:00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
《透视新科技》栏目
该栏目详细介绍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站实施“喀斯特区域科技扶贫与生态服务提升融合”内容,为您解答疑惑。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毛南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如画,是我国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然而,正是这片风景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绊脚石。
奇峰险峻的喀斯特地貌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可是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却是苦不堪言。环江四周环山,中间是洼地,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毛南族百姓自古以来以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为生。然而,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岩溶山区种地,犹如在“石头缝里种粮食”。"七分种、三分收,玉米红薯度春秋",这是在过去人们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恶劣自然条件的朴实描述。这里的人民不仅要饱受旱涝之苦,长期耕作引起的石漠化,让可耕种的面积越来越少,他们本来贫困的生活变得更加艰苦,环江也因此成为广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贫穷的原因之一是这里的特殊环境。全世界喀斯特地貌有着22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5%。在这种特殊的地域生存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人少地多的北美、地中海地区来说,喀斯特地貌地区大部分被划归为旅游区,创收的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而对于人口众多的、靠地吃饭、惜土如金的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来说,却种“放养”的方式并不现实。
这个问题只能靠科学来解决。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观测了当地的水土条件、环境承载量等生态数据后,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帮扶这个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他们在环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峰丛洼地生态重建为研究方向,探索一条既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又能推动当地农户增收的发展途径。
菜牛是环江特色农产品之一,当地毛南族百姓世世代代就有养殖菜牛的传统。以前村民养牛都是清晨把牛赶到山上吃草或上山打草,晚上回家用玉米拌上青草喂牛,一年到头只能收入500多元。于是,科研人员针对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季节性干旱严重、洼地内涝频发等特征,专门引进的“桂牧1号”。这种牧草根系发达、耐洪涝干旱,只要种植一次,就可以生长二、三十年,用牧草代替玉米养牛,既能增加收入,还可以提升土壤肥力。
种植牧草后,由于不耕种扰动土壤,原本光秃秃的石头上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苔藓的生物结皮,不但能够固定养分、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现在农户养一头牛就能增加10倍收入,养两头牛就可以脱贫。环江每年能收割200万吨牧草,每亩牧草纯收入相当于种植玉米的8到10倍。
如今,在环江石漠化地区,裸露的石山重新披上绿衣,真正实现了好山好水好收成。从“九分石头一分土”到“山顶林山中果山脚粮”的丰饶局面;从劝说山里居住的群众搬迁,到引导水源进行灌溉,再到鼓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中科院的帮扶团队和基层干部做了许多尝试。为了确保村民“进得来,住得下,富得起”,针对喀斯特山区降雨分配不均、水资源匮乏、水利、交通条件差的特点,中科院科技扶贫团队进行了喀斯特适生经济作物的引种与筛选工作。
科技帮扶的力量解决了生态与耕地、贫穷与发展之间的种种矛盾,既提高了示范区生态移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植被覆盖率达到 90%,水土流失减少 54%,水分利用率提高 36%到45%,这个位于西南喀斯特山区的贫困县,已成为鲜活的科技扶贫样本。2014年,环江喀斯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素材来源:央视科教值班编辑:玉 翔校对:韦国茂 审核:卢文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