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产业大覆盖 处处皆风景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0-12-22 阅读量 966

罗城县群众开展电商带货直播活动,为当地农特产品代言。

  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的喜悦还没有散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又迎来了首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仫佬族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回望5年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罗城广大干部群众用心用情用力奋战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

  若要问,仫佬山乡在脱贫攻坚中积累了哪些经验?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无疑是值得多说几句的一条。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罗城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从陡峭山崖上的毛葡萄到平缓地区的甘蔗,从西部地区“哞哞”叫的牛到东部地区百里连片的瓜果长廊,罗城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不断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可持续脱贫的机制,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带来不竭的动力。

产业发展 改变命运

  覃自成在外面漂泊了半辈子,终于在54岁的时候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故土。让他重回故土的是家乡的“牛”。

  覃自成是罗城纳翁乡板阳村人。板阳村山多地少,覃自成一家四口人,常年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糊口。到女儿读中学时,地里的产出已经不能维持生计,覃自成被迫离开故土,外出务工求生。

  背井离乡是一条艰辛的路。20多年间,覃自成辗转6个省份,进过石材厂、电子厂,当过保洁员、保安员,做过建筑工、修理工等工作。艰辛的工作,并没有让他的生活立即好转起来。每个月25日,女儿要生活费的电话,都会让他寝食难安、彻夜难眠。

  由于长年在外居住,自家的房子日久失修,不能住人,覃自成一家人“无家可归”。覃自成夫妇在哪里打工,两个女儿就跟着去那里过年,生活苦不堪言。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覃自成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各项扶贫政策不断惠及贫困户,在外务工的覃自成也感受到这份温暖。他不想再过漂泊无依的生活,他也想在那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在养育着他们的小村庄里,有所作为。他跟村里另外4名贫困户经过努力,在2018年成立了养牛合作社。

  罗城自古就有养牛的传统,家家户户都有养牛的经验。板阳村也把养牛作为当地重要产业来发展。

  覃自成他们几人养牛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合作社成立初期,面临着资金不足、草地不够、交通不便、技术欠缺、养殖场用电困难等诸多问题。该乡党委、政府看到了他们发展产业的决心,安排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及时了解合作社建设发展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一项项解决养殖场发展存在的难题。

  通过协调村民租赁土地种草、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证、向县直相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帮扶等办法,当地政府部门迅速在养殖场附近修建了两条水泥产业路、架设了两条380伏的生活和生产用电,合作社开始步入正轨。同时,村委还把村集体经济40万元的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难题。

  好政策加上坚定的发展决心,覃自成的命运得以扭转。目前,合作社已经出栏肉牛80多头,销售收入达90多万元。

  记者在该合作社看到,十几头牛犊在牛场里欢快地奔跑,扩建的140多间牛舍正待使用。附近,覃自成新建的三层“小洋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的两个女儿也从大学毕业,并在南宁找到了工作。

  产业的发展,让罗城众多贫困户的命运得以改变。

  乔善乡是罗城肉牛规模养殖比较集中的4个乡镇之一。该乡乔本村拉项屯的青年吴德勤因意外失去了右手,生活陷入困难。在当地政府部门和帮扶联系干部的引导帮助下,吴德勤顺利获得政府贴息贷款发展肉牛养殖。后来,他建了60平方米的牛舍,买了6头小牛回来饲养,走上脱贫致富小康路。

  同样是“独臂”的天河镇进新村贫困户周家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从种玉米改为种青蒿。一亩地,可净赚1500元,他便种了12亩。2016年,周家明一家脱贫摘帽。在周家明的带动下,天河镇进新村全村315户群众,有117户种植青蒿,种植面积达525亩;其中,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1户参与种植,种植面积达292亩。青蒿产业带动进新村68%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这个贫困村也在2018年脱贫。

因地制宜 开拓产业

  罗城位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沿地带。九万大山一条狭长的余脉,将罗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主要为剥蚀地形,冲沟极纵横,植被茂密,是主要森林区;东北及东南部主要为溶蚀堆积平原及剥蚀丘陵地形,地面起伏平缓。

  地形的差异,资源的不同,让产业的发展不能一概而论。纳翁、乔善等位于西部的乡镇,山高地少,草坡多,适合养牛和种植中药材、山茶油、毛葡萄等;黄金、龙岸等处于东部地区的乡镇,地势平缓,耕地连片集中,是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园、点)的最佳地方。

  罗城立足资源禀赋,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精准对接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布局、高位推进扶贫产业迅猛发展。

  在西部的石漠化地区,毛葡萄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罗城不仅把它做成大产业,而且做成治理石漠化的典范,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

  “为了这个产业,罗城努力了十几年。”该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站站长姚宁说。目前,罗城共种植毛葡萄8万亩,其中双性花毛葡萄5万多亩。罗城把毛葡萄产业列入主要扶贫产业之一,特别是中西部贫困石山地区,种植毛葡萄已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从2009年起,全县累计有3800多户困难群众参与毛葡萄种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00多户。从2012年至今,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

  油茶是重要的脱贫产业。罗城坚持高起点、大格局谋划发展扶贫产业,特别是创新实施油茶产业发展“四大模式”,初步形成了集良种选育、苗木培育、基地种植、低产改造、技术研究推广、企业建设、市场开发于一体的油茶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具有罗城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近年来,罗城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2万亩,预计丰产后年产茶油330万公斤,年产值3.3亿元。目前,油茶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964户,受益人口达2.9万人。

  位于东部地区的东门镇冲洞村有一大片甘蔗林,这是村民的“绿色银行”、贫困户的“致富林”。冲洞片区的“双高”糖料蔗基地总面积达1600多亩,实施时间从2018年至2023年,总投资600多万元,涉及两个自然屯共258户9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433人。

  在东部地区创建的千亩以上连片水果基地有20多个,东门镇经黄金镇至龙岸镇的柑橘等水果产业,形成“百里水果长廊”,扶贫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示范引领是罗城发展脱贫产业的法宝之一。罗城先后投入8.4亿元创建了192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园、点),涵盖油茶、中草药、“三特”水果、食用菌、桑蚕、双高糖料蔗、富硒米、黑土猪、肉牛等20多个品种,其中获认定为自治区星级示范区的有3个。罗城百万头生猪养殖、万头奶牛、万亩富硒稻、万亩油茶、万亩糖料蔗、万亩三特水果等“六个一万”集中连片种养示范区成为罗城扶贫产业新“名片”。

紧扣市场 产业无忧

  产业发展规模已经形成,如何解决好扶贫产品的销售问题和规避生产风险,尤为重要。

  罗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培育民族电商企业、开展消费扶贫等方式,构建扶贫产品产销新渠道。罗城建成了电商扶贫产业园,培育发展了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公司等50多家电商扶贫企业,建成了覆盖所有行政村的137个电商服务点。近年来,借助电商平台成功销售农产品累计8000多万元,带动6000多户贫困户增收。

  同时,与国家林草局、深圳市福田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帮扶单位、企业签订意向消费扶贫协议,切实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共销售扶贫产品产值及签订意向消费扶贫额度约2亿元,带动9300多户贫困户增收。

  罗城率先在全国试水的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惠农扶贫项目,很好地解决了扶贫产业生产环节中“天有不测风云”的问题。

  “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是以保险公司作为媒介,农民或农业企业以购买保险公司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稳住了收益。保险公司再购买证券公司或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期权产品,转移了赔付风险,实现了“再保险”。证券及期货公司通过场内期货市场实现对冲,分散了价格风险,从而为广大普通种植户找到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加快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该项目从2018年7月起实施,目前已持续成功实施2年。2019年4月底,按保险合同有关条款向全县所有甘蔗种植户赔付743万元,折合进厂糖料蔗64万吨,平均每吨进厂原料蔗可补偿11.6元,确保了种植户的正常收入。2019年,糖蔗产业开始实施订单农业,确保了收购价格的稳定性。为了让群众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罗城出资100万元,再与交易所合作实施“保险+期货”项目。截至2020年4月底,全县所有甘蔗种植户获赔付334.86万元,折合进厂糖料蔗50万吨,平均每吨进厂原料蔗可补偿6.67元。两年来,累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多户依托糖料蔗产业实现了脱贫。同时,该项目极大地降低了广大甘蔗种植户受疫情影响导致的生产成本上涨的损失,推进全县蔗农尽快复工复产。

  经过几年奋斗,全县扶贫产业面积从2016年的22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80万亩,产业覆盖率从85.32%提高到99.38%,全县66%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龙 隆 张锐锐 通讯员 韦如代 廖光福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人类禁区”的战贫印记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2021-01-11
各地采取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措施 保障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央广网|2021-02-09
挪威公司研发一项新技术 旱地变可耕地仅需7小时?
中新网|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