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能力

广西日报 2020-12-30 阅读量 674

周丽华

文化是联系人们心灵的纽带,是增进各国人民了解与友谊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致辞指出,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加强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前提。只有各国人民彼此尊重、接纳并欣赏对方的文化,才能增进理解、增加互信、增强共识,夯实中国—东盟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广西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为加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广西肩负着重大责任、承担着重要使命。只有切实提高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能力,为中国—东盟加强对话、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搭建广阔平台,让文化成为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才能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推动理念创新,提高面向东盟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前提是积极推动理念创新。在当今世界文化版图中,西方文化、西方话语仍然占据强势地位。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影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响应。特别是这次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提高面向东盟文化传播能力,首要环节是推动思想和理念创新。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开,找准双方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传播方法、手段和模式,不断提高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自说自话、自拉自唱。

彰显人文关怀,提高面向东盟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人文交流特别是人文关怀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情感沟通、心灵交汇的重要桥梁。深化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提高面向东盟文化传播能力,需要在遵循文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社会关怀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从百姓视角和全人类共同话题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注重深入分析研究东盟国家受众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在人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引起思想共鸣和情感共振的痛点,着力增强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运用市场机制,构建对东盟文化贸易新路径。提高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能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内容。从实际效果和国际经验来看,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主要是靠市场机制和市场的力量实现的。因此,提高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能力,必须转变思路,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力量,积极采用文化贸易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深入研究目标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市场,通过打造文化精品、树立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企业、构建文化产业链,把更多展现中国智慧、富有中国风格、彰显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主张的文化产品“卖出去”,努力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

注重策略方式,提高面向东盟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手段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既能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也更易于被东盟国家人民所理解、认同和接受。因此,应加强中国—东盟数字领域合作,推动数字互联互通,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新的文化项目、搭建新的技术平台,用东盟国家民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阐释中国价值,努力让中华文化在东盟国家传播的路径更多、手段更新、覆盖更广,切实增强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夯实平台载体,深化双向互动的教育交流。文化传播的三要素包括内容、载体、主体,三者缺一不可,而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虽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情、制度乃至价值体系都不相同,但是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文化传播绝不是单向度传播,而应该是双向和互动性的,人是提高面向东盟文化传播能力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双方人员的深入交流、深度互动。广西作为绝大多数东盟国家学生留学我国的首选之地,应更加注重留学教育在面向东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东盟留学基地、留学项目,吸引更多东盟国家留学生来桂研学,让他们深入、系统了解和熟悉中华文化,使留学生群体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主力军。

(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员)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哈尔滨至伊春高速铁路项目启动
新华网|2020-09-28
这里的住宿为何“不要钱”?
新华网|2020-10-22
10-21环江新闻
环江融媒体中心|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