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深耕自贸“试验田” 构筑开放新高地

南宁日报 2020-12-31 阅读量 1483

五象新区宜居宜业活力迸发。本报记者黄维业摄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揭牌一年多来,紧紧围绕“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的战略定位,加快构建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优势和特色,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规则,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做好强开放各项工作,全力打造全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截至今年12月10日,南宁片区累计新增企业8126家,其中外资企业62家,实际利用外资18949万美元;投资额度亿元以上区外境内项目40个,总投资额194.35亿元。7家世界500强企业新注册成立22家企业,4家中国500强企业新注册8家企业。2020年南宁片区25项高质量发展指标位居广西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首位,多项创新改革举措在全国、全区领先。

  开放“强保障”

  “1+10”工作格局汇聚各方力量资源 

  自揭牌以来,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宁片区建设,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南宁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10”工作格局(即一个办公室+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法制保障、金融开放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文体医疗发展、加贸物流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智库工作10个专责工作组),分领域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外资和外向型经济集聚。

  今年3月,南宁市印发《关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机构设置和广西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机构编制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设立由南宁市管理、与五象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的南宁片区管委会,为谋划推进南宁片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领域的具体改革创新任务以及重点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南宁片区完善引智聚才机制,持续强化制度保障,从解决人才短板这一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入手,创新开展政府雇员制,针对片区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政府特聘雇员,目前首批政府雇员已经到位,第二批选聘工作已开展;成立南宁片区创新发展智库,印发实施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担任智库首席专家,并集聚涉及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智慧物流、文体医疗、新兴制造业等领域的智库专家,围绕通关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产业发展等重大重点课题开展研究献计,为推动南宁片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此外,出台施行《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管理委员会行使有关行政管理权的决定》,以立法推动向南宁片区赋权进程,目前吸引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等10家律师事务所及北部湾公证处相继入驻,推进成立中国贸促会(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中心、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分中心,进一步强化法律保障体系。

  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支撑着南宁片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0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数6263家,完成自治区指挥部下达年度任务3500家的178.9%,其中新增外资企业45家。

  开放“加速度”

  25项可复制推广事项和创新案例拟向全区推广

  南宁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制度创新新高地,建设改革开放“试验田”,让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跑出发展“加速度”。

  跨境金融创新发展逐步深化。构建以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为代表的金融开放生态,充分发挥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的作用,推动NRA账户便利化创新、陆海新通道跨境金融创新、“债券通”业务等创新成果落地;成功创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东博会期间与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共建跨境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推动设立太平—中财东盟保险研究院,提升保险综合创新能力。

  跨境电商业务创新不断推进。跨境电商监管方面,在全国首推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合一”监管模式,实现多种业务同一场地作业、同一时间清关,实现“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结合跨境电商作业场所功能化改造,对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实行信用分级和差别化通关管理,采用不卸车监管模式,进一步促进通关效能提升;积极培育发展跨境电商生态圈,阿里巴巴集团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LAZADA跨境生态创新服务中心等龙头企业落地南宁综保区;打造“桂货出海”品牌形象,以南宁综保区为核心的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网络直播聚集区、南宁综试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积极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项目建设以及“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发展,持续加快“南宁渠道”升级;加快推进面向东盟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建设,打造东盟物流枢纽新节点,探索“跨境电商+国际联运”新模式,推动南宁综试区至东盟跨境电商货运班车(南宁—河内)、南宁—马尼拉跨境电商包机航线起用;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南宁国际铁路港建设不断提速。

  目前,南宁片区已形成25项可复制推广事项和创新案例上报广西自贸试验区指挥部拟向全区推广,“信用+智慧”电子诚信卡场景应用等6项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广西首批向商务部申报的14项“最佳实践案例”,其中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新模式及“支持东博会扩大原产于东盟国家农产品的展示”获海关总署创新举措备案。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示范项目40个首批可授牌子项目中,南宁片区获授牌达16个。

  2020年7月,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南宁片区制度创新指数在同批自贸试验区19个片区中综合排名第5位,居广西自贸试验区首位,其中,金融创新、法治环境指数在同批自贸片区中单项指标排名第2位,“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开放“筑平台”

  今年以来南宁片区“引凤”超6000家 

  今年截至12月10日,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数6263家,超额完成自治区指挥部下达年度任务,现代金融、数字经济、加贸物流、新兴制造、文体医疗等板块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全力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加快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广西基地、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金融开放门户(广西)跨境金融数字有限公司等重点金融项目相继落地,截至11月,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落户各类金融机构(企业)157家,其中今年新增97家。

  ——数字经济高地建设初显成效。加快数字产业集聚,聚集了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中国—东盟地理与卫星应用产业园等园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联想、蚂蚁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陆续入驻,浪潮在片区设立总部机构,推动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云创谷)等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截至今年11月,五象核心区55个项目中,已完工25个、在建17个,已完成供地即将开工建设8个,在谈5个。

  ——智慧物流产业加速推进。加快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建设,新中智慧园项目和新中信泰中国智能医药物流网络南宁枢纽项目投入运营;科创苑“东盟多式联运智慧产业城”项目建设初见成效,项目已引进一批品牌物流企业。南宁玉洞交通物流中心、南宁现代化建材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等运行良好,入驻相关企业近400家;菜鸟网络中国至泰国跨境电商物流服务项目落地;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新中智慧园、招商局物流集团广西物流中心、万纬南宁金海物流园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广西(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产业园区(一期)、南宁东盟国际运输枢纽、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核心区银海保税仓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据初步统计,今年1—11月,南宁综合保税区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8亿美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总额3791.01万单,交易额18.4亿元。

  ——新兴制造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推进要素集约、技术密集和市场定位明确的高端电子产品制造,加快推进五象投资创新型信息产业基地、南向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5个重点标准厂房项目建设;以安可设备、5G通信模组、智能终端设备制造为产业链招商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华为、浪潮、360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广西首台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正式下线,深圳中科联合5G通信模组、广州亚美车联网智能终端设备、迈越云计算设备制造等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新入驻南宁综保区的益顺盈、鸿楷供应链、同汇益达、凯晟电子、亿安捷电子科技等企业均已投产上规。

  ——文体医疗产业稳步推进。文化传媒方面,获“中国版权新锐企业”称号的峰值传播入驻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腾讯短视频直播南宁—东盟运营中心和企鹅新媒体学院(广西—东盟)项目即将落地建设。医疗健康方面,广西广投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广西广投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整合成立广投健康产业集团,推动大健康全产业链加快完善;广西首个“外国专家工作站”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揭牌;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南宁前海人寿医院、广西体育教科训一体化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

  开放“有温度”

  探索推出工程项目分阶段审批在全国领先 

  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企业入驻集聚,形成强大发展动力。南宁片区致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让精细化服务“看得见”“能触摸”“有温度”,打造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区。

  ——行政审批流程更优化。南宁片区共承接政务服务事项413项,其中,自治区级委托、授权148项,市级委托216项、派驻49项,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涉企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网上可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证登记模式,推行不动产电子证照,实现96%不动产登记业务“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

  ——相关配套文件更完备。南宁片区印发《关于加强协同联动加快南宁片区总部楼宇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成立总部基地楼宇经济发展专项工作组,搭建楼宇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楼宇经济政策,加大以商招商工作力度;印发《南宁片区重大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实施办法(试行)》,无偿协助南宁片区项目单位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切实减轻企业办理手续负担,加快项目落地进度。

  ——政策红利兑现更及时。今年7月28日,南宁市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在广西自贸试验区率先上线,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推进数据“聚、通、用”,通过政府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申报认定,提高部门审批效率,推动“政策找人”。

  ——工程审批改革更深化。南宁片区在五象新区近年来工程项目规划许可、建设许可审批等环节不断改革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原来每一环节每一事项逐一审批的方式,改革为统一的“定标准+作承诺”方式,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服务监管”,形成“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的新机制。经第三方评估,南宁片区探索推出的“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审批+提前介入”监督模式及“拿地即开工”模式的创新等内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韦静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北戴河村:艺术院落“点亮”乡村致富路
新华网|2020-10-31
持续恶化!十月第一周美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4.5万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10-09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