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一盘棋” 建好经济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快进键” ——
川渝“一盘棋” 建好经济圈
1月1日上午,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这是国铁集团首次批准成渝两地统一品牌,并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时代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两省市深刻认识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意义,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热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释放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克服了不利因素影响,两省市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产业协作格局加速形成
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川渝两地已签署200余个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平均1.5天就“握手”一次。产业、交通、民生……多项工作已按下“快进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呈现出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全面深化的良好态势。
一系列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大产业、细分工的产业协作格局加速形成。
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怀琳形容得十分贴切,公司是从重庆“买粮”,精深加工后再把高附加值的产品卖到重庆。这家企业生产的汽车无级自动变速器有50%的零部件来自重庆,90%的产成品销往重庆,为当地的东风小康等车企做配套服务。
一年来,川渝两地围绕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成立了汽车摩托车、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等工作专班,推动战略性支柱产业嵌入式、集群化发展,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面,两地总投资660亿元的5G网络覆盖项目累计建成站点8万余个。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效显著。
互联互通建设提速
2020年12月24日9点15分,G8607次列车从成都东站缓缓发出,根据铁路时刻表,这趟列车将于当天上午10点17分到达重庆沙坪坝站。这是成渝之间首次开行复兴号动车组,最高时速350公里,跑出了成渝高铁的新速度。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2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基本建成、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主体工程启动建设。
川渝两地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实现了多点突破,两地民生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2020年12月21日,成渝两地正式实现公交、轨道“一码通”。“只需要在重庆市民通APP上分别开通重庆、成都两地的公交通乘车码,两座城市的公交、地铁都可以扫码乘坐。”家住重庆渝中区的郭翔东大学毕业刚两年,因为工作单位在成都高新西区,两地往返是常事。
基于民生细节的考量正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将惠及民生放在了重要位置。两地联合发布了川渝政务服务第一批通办事项清单,推动95项跨省通办事项线上“全网通办”或线下“异地可办”。大力推进异地联网医药机构扩面工作,跨省异地住院定点医院、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分别达到5122家、8982家。川渝两地已累计办理跨省市户籍“一站式”迁移业务1.1万笔,实现户籍跨区域快捷办理和居住证信息定期互换。
税收一体化便利企业异地经营
“在四川做活路儿,也能从重庆的电子税务局开票了!”从事了20多年财务工作的袁春来体验了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功能后赞不绝口。
一年来,川渝两省市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重庆和四川电子税务局平台对接,实名办税互认、实名数据交换。进一家门能办两家事。”重庆市税务局征管科技处处长许皓表示,除了目前的临时发票代开和车辆购置税缴纳功能外,马上还将上线跨区域经营登记报验、二手房申报交易税费缴纳等功能。
不仅如此,跨省缴库电子化也让在川渝两地跨省经营的企业感受到便利。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物资分公司是一家注册在成都市的国有企业,公司在重庆高新区拥有房产并用于出租,过去需要在重庆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每个月公司办税人员韩红伟都要办理一次跨省缴库业务。
“每次办理要经历多个环节,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到重庆的办税服务厅去办理。”韩红伟表示,“跨省缴库”功能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现在足不出户在电子税务局上申报,直接扣款,下载完税凭证,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
重庆市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何小军介绍,“跨省缴库”功能推出后,信息“走路”代替了人员“跑腿”,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便可足不出户将税款跨省直接缴入国库。
(记者 刘畅 冉瑞成 通讯员 贺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