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中午摆酒下午闹离婚!冷静期能减少冲动?

南国早报客户端 2021-01-05 阅读量 1224

  期盼婚姻幸福、家庭美满,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办理的离婚登记数量,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闪婚闪离”现象时常发生。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到相关部门及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他们认为设置离婚冷静期将有助改善此类现象。

▲离婚证。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 摄

  每两对新人结婚,就约有一对夫妻离婚

  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这意味着,平均每有两对新人结婚,就约有一对夫妻离婚。同时,这也是近10年来,全国结婚登记数量首次少于1000万对。

  实际上,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结婚登记数量就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离婚登记数量从2010年开始,就呈连年增加的趋势。

  南宁市的情况与全国总体情况大体相当。南宁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全市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离婚登记数量逐年增加。

▲离婚证。

  据外地媒体报道,由于《民法典》中增加了离婚冷静期的安排,许多夫妻赶在2020年底前办理离婚登记,导致当年12月的离婚数量比往常翻了两三倍。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南宁市民政部门了解到,2020年除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严重的月份外,其余月份南宁市离婚登记办理量基本持平。

  不少新人因冲动“闪婚闪离”

  离婚数逐年增加,其中固然有众多客观因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因一时冲动“闪婚闪离”。

  “我遇到过离得最快的一对夫妻,刚刚登记结婚不久,中午请喝喜酒,下午就要离婚。”心理专家陈一讲述了一对闪离青年的故事。

  新郎新娘都是“90后”,在玩网络游戏中相识相恋不到半年就结婚了。结婚当天,因摆喜宴收到的礼金全进了男方父母的口袋,加上男方对女方亲戚招待不周,亲戚有些微词,新娘就埋怨了两句。没想到新郎也来劲了,说:“结什么结,还不如一个人过!”于是,两人就想办理离婚手续。

  在新娘亲戚的介绍下,小夫妻找到陈一做咨询。经过疏导,这对嚷着去离婚的小夫妻又重归于好了。

  离婚冷静期或可减少冲动离婚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均认为,设置离婚冷静期有助于减少冲动之下的“闪离”。

  ▲1月4日,南宁市西乡塘区婚姻登记处,一对夫妻在办理离婚手续,工作人员告知他们需要经过30天的冷却期才能完成离婚手续。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西妇联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专家刘晓颖认为,离婚冷静期的设立对那些冲动离婚的夫妻应该能起到较大作用。

  不久前,一对准备要离婚的中年夫妻找刘晓颖做咨询,原因是读初中的儿子学习成绩差,多次转学后仍无起色。夫妻之间互相埋怨,几番争吵之下,双方都提出离婚。经过调解、疏导,这对中年夫妻决定更多地倾听、理解对方,最终也没有离婚。

  “由于男女双方的思维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夫妻间在生活中容易产生造成小摩擦。而从原生家庭或是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负面认知、负面思维,就会产生投射性的敌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怨恨,积怨一多,就会相互指责、引发争吵。”刘晓颖分析道。

  陈一也认为,任何一对夫妻在面对真实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时,都会产生矛盾。特别是一些热衷于网络社交的年轻人,遇到问题时干脆继续刷短视频、玩游戏,没有进行面对面沟通,最后就想一离了之。

  “他们甚至还会想,只要离婚了就可以遇到更好的伴侣。自己的三观都不正确,如何把婚姻家庭经营好呢?”陈一说。

  学会“经营婚姻”才能家庭美满

  广西律协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蒋三努接触过很多离婚案件。她认为,相关部门可给予年轻夫妻更多指导,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比如在登记结婚前,引导双方共同参加一段固定时间的培训。结婚后,依托社区和妇联各部门联动,针对他们在婚姻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持续培训和辅导。

▲离婚团体工作坊。

  近年来,南宁市民政部门也在积极帮助一些家庭化解矛盾。2020年,南宁市民政局平均每月组织一场主题讲座,由相关专家讲解如何创造和谐家庭关系、如何维系婚姻家庭关系基础等内容。南宁市内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在接到离婚申请时,也会尽力进行调解。

  长期从事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的南宁市天沐白丝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吕小天认为,应加大力度开展宣传工作,改变一些年轻夫妻存在的错误婚姻家庭观。她同时建议,针对因遭遇家庭暴力提出离婚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跟进出台保障机制,确保当事人在冷静期内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可爱萌娃欢乐多 环江举行“军民大生产”亲子运动会
环江融媒体中心|2020-11-10
脱贫的“亮”度——从电力指数曲线看河北阜平之变
新华网|2020-10-15
德国单日新增再创半年来新高 地方政府呼吁为私人聚会设立人数上限
中新网|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