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察丨竟与抗议者合影 美国警察什么情况?!
美国国会大厦遭抗议冲突事件虽然已过去数日,但余波未平,事件所暴露出的警方不作为与严重失职,仍在舆论谴责与调查中。公众发现,除了抵抗不力,甚至有警员还直接参与抗议活动,而且竟然与抗议者自拍合影、给他们带路。目前,已有数十名相关警察或被停职,或正在接受调查。
△《华盛顿邮报》报道,数十名与国会山遭抗议冲突事件相关的警察,或被停职,或接受调查
舆论指出,在去年大范围爆发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反种族歧视抗议中,警方全副武装,对和平抗议者大肆使用武力镇压。然而,这次以白人为主的抗议者冲击国会,警方却纵容其闯入国会大厦为所欲为。这一强烈反差背后,是长期存在于美国社会的种族不公和“白人至上”主义在作祟。
警方执法有双标,竟与抗议者合影留念
据美联社报道,国会警察在抗议冲突发生的几天前就知道其潜在威胁,但是却拒绝接受国民警卫队和联邦调查局的帮助,并表示希望避免使用武力。
△美联社报道,国会警察拒绝了国民警卫队和联邦政府的帮助
而在抗议冲突当天,警察对抗议者的态度也十分温和。一些现场视频显示,示威者们打碎了国会大厦玻璃,冲进大厦内部,肆意毁坏设施,甚至用旗杆疯狂攻击警察。尽管如此,警方却只是象征性地维持秩序,甚至有警察在现场与抗议者聊天,并合影留念。
反观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警方态度则截然相反。执法部门在全美数十个城市部署了大量武装警察,并对和平抗议者使用催泪瓦斯、橡皮子弹等防暴武器。
△特朗普支持者冲入国会后,竟然有警察与抗议者合影留念
此外,1月6日冲击国会事件后,仅有52人被华盛顿警方逮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6月1日发生的一场“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中,华盛顿警方逮捕的抗议者多达289人,超过了国会山抗议冲突中被逮捕人数的5倍。可见,大部分国会山抗议冲突中的抗议者都得以免受处罚。
△《福布斯》报道,“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中的被捕人数,与国会山遭抗议冲突事件中的被逮捕人数相比,呈现极大差异
美国警察对不同族裔执法的双标行为,不仅表现在示威活动中,还存在于整个社会。《华盛顿邮报》回顾了2020年警察暴力执法的相关数据后发现,非裔美国人遭警察枪杀的概率,要高出白人2倍以上。2020年,每100万非裔中,就有34人遭警察枪杀,而这一数字在白人中仅为14人。
△《华盛顿邮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每100万非裔中就有34人遭警察枪杀,而这一数字在白人中仅为14人
警察与右翼势力相互支持
媒体认为,美国警察与右翼势力的相互支持,是导致双标行为的一大主要原因。
警方倾向于右翼势力由来已久。美国538民调机构对2020年5月1日至11月28日发生的全部抗议活动进行分析后发现,警方在处理左右两翼抗议活动时的表现截然不同。首先,警方更倾向于主动驱散左翼抗议活动者,其概率是处理右翼活动时的2倍。此外,一旦决定主动干预,警方使用武力对付左翼抗议人群的可能性为51%,而使用武力驱赶右翼抗议人群的可能性仅为34%。
△美国538民调机构指出,警察对国会山抗议者的温和处理是一种惯例
右翼势力也在反过来积极支持警察。在“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期间,左翼不断要求警方减资减员,而右翼分子则频频出现在抗议现场声援警方,甚至发动了与之对应的“警察的命也是命”运动。国会大厦遭抗议冲突事件中,一些抗议者更是高举支持警察的旗帜,这让警察很难不在心理上倾向于右翼势力。对此,《华盛顿邮报》指出,美国警察和右翼势力的相互支持正在腐蚀着美国。
△《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警方和右翼势力的相互支持正在腐蚀美国
“白人至上主义”深植于执法系统
此外,国会山遭抗议冲突事件中,抗议者以白人为主,也是警方态度温和的另一大原因。媒体认为,美国执法系统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美国执法机构创立之初,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白人奴隶主的利益,阻止非裔获得权益和自由。美国泛非运动创始人杜波依斯就在《黑人的灵魂》一书中写道,“警察系统是专门对付非裔的,并且默认每一位白人都是警察的一员”。
△《卫报》称,美国警察动用武力镇压非裔的历史由来已久
有评论认为,美国根基中的一部分,正是白人强权利用警察,武力镇压非裔,而这种思维方式至今仍影响着美国的警察文化。在美国社会不断的演变过程中,警察的“打手”身份非但没能被丢弃,反而被不断巩固。上世纪60年代反种族隔离运动中,美国警察为应对不断频发的动乱,开始配备军事化武器并造成了大量无辜非裔的伤亡,这样的历史背景更加将美国警察推到了非裔民众的对立面。《大西洋月刊》认为,美国警察制度的设计缺陷,是其在国会山事件中不作为的根本原因。
△《大西洋月刊》刊文批评,国会警察的不作为是制度的先天缺陷所造成
对于警察在这次国会遭抗议冲突事件中的失败,美国媒体和专家谴责之余,也纷纷表示并不惊讶。因为,美国执法系统已被种族歧视问题彻底腐蚀,在不断恶化的国内形势下,不仅很难完成稳定社会秩序的任务,还可能反而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