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会】如何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来看委员怎么说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如何继续打好这场防疫攻坚战,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在2021年1月20日至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广西政协委员们纷纷为“抗疫”建言献策。
工作人员为消杀工作做准备 摄影 尚天宇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021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西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施健康广西专项行动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广西儿童医疗中心、广西公共卫生应急技术中心等建设,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
“未来五年,要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我认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韦波认为。
为此,韦波提出:一是从机构、人员、工作职能等方面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尤其要与东盟国家开展公共卫生领域政策对话,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卫界委员要在这方面积极出谋划策;二是体制要完善,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机制要完善,坚持预防为主,完善监测、预测预警、安全评价机制,做好医院信息化、数据化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基层检测机构建设。他说:“我希望今后医卫界与科技界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同进,共同做好广西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贺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吴家恩认为,我国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广西应进一步加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及综合医院传染病区的建设和运营,提升广西全区应对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救治能力,促进广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提升基层医院防控能力
当前,广西边境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着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薄弱、卫生人员数量及能力不足、待遇偏低、县域医共体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未能很好地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广西政协委员、防城港市统计局局长佟义东表示,应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发热门诊建设,筑牢基层防控“网底”,并创新薪酬制度,吸引优秀医疗卫生人才下沉基层,充实边境地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边境地区“120”救治服务,提升基层急诊转运能力和疫情防控能力。
针对传染病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河池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韦喆认为,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应做好预案、流程,并按预案进行演练和培训,不打无准备之战。他表示,要提升基层医院防控能力,加强非战时物资储备,坚决防止医护人员感染现象发生。
友谊关口岸 摄影 郑肖君
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手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边境地区的产业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边境地区失业人员增多,收入下降,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为此,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在《关于稳定边民就业 促进边境地区和谐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广西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实行动态监测;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就业创业;大力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边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例如加快边境货物通关效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从事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等销售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关服务,为边境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吸纳更多边民就业。
“去年年初疫情暴发时,广西‘抗疫’工作艰难开展。在全民抗击疫情工作面前,企业也责无旁贷。”广西政协委员、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朝阳说。他表示,广西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缓解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支撑。
广西政协委员、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柳屏表示,虽然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双胜利,但是不能松懈,要持续开展“抗疫”工作,境外、冷链、物流的疫情防控工作仍面临很大压力。对此,她提出:一是对于常态化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是持续关注和助力全国、广西全区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农村医疗条件十分薄弱,要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在核酸检测、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治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文 何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