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人设置3天可见!为何越来越多人"逃离"朋友圈?
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29日讯(记者 罗珊珊 韦幸文 实习生 黄新丽)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朋友圈”话题引发众人讨论,#让你屏蔽朋友圈好友的原因#、#朋友圈是压抑自己吗#、#不发朋友圈是成熟的表现吗#等话题相继冲上微博热搜榜,点击量均过亿。
如今,微信早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依赖的社交软件之一。有人将微信当作一个维系亲朋好友关系的平台,每天通过文字、视频形式与他们保持联系;有人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相关资讯;有人热衷于发布朋友圈动态,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近日,在微信十周年大会上,创始人张小龙透露,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3.3亿用户进行了视频通话;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有3.6亿用户读公众号文章,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此外,还有一个数据引人关注:有2亿人设置了朋友圈3天可见。
现在,打开一个人的微信名片几乎看不到动态的情况十分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设置3天、1个月、半年可见,还有的人发朋友圈设置分组。从最初的新鲜激动,到如今的平淡,从最初的什么事都想晒到现在什么事都不想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逃离”朋友圈?1月28日,广西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多位年轻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市民曹女士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3天可见。朋友圈截图
少更或停更 年轻人“在逃”朋友圈
记者采访时,多位受访者表示工作之后,朋友圈基本处于少更或者停更的状态,有时候铆足劲发了一条,最终也逃不过“删朋友圈”的结局。市民鲍女士以前是一个热衷于发朋友圈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一条关于摄影、美食、宠物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她来说,在朋友圈记录生活能够舒畅心情、缓解压力,日后翻看回忆也会觉得很美好。如今,鲍女士更新朋友圈的频率也降到了每个月1-2次。“我的工作比较忙,下班了之后只想好好休息,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朋友圈,也缺少了一些想要倾诉的欲望,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圈被别人围观,一些内容发完了可能又想删除,所以干脆不发了。”
市民邹女士以前一天最多会发4条朋友圈,而现在基本停更,“我觉得没必要花费太多心思在朋友圈里,你发的内容别人也不一定喜欢看,我也不希望引起别人的反感。”邹女士表示,相对于朋友圈,自己会更喜欢在微博或者其他平台更新动态,“这些平台熟人比较少,可以说的话就比较多。”市民李女士很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心情,对她来说,朋友圈是记录生活的私人空间,“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了工作不顺心的信息,我妈妈看到后马上打电话来安慰我,事后她就跟我说她难过得睡不着觉,所以我现在会选择不发,或者发的时候报喜不报忧。”
此前,《中国日报》曾做了一项调查,共有15.9万人参加,其中有11.5万人表示“自己一个月发一条朋友圈或者更少。”不少人感叹:不是不想发,是成年人发条朋友圈太难了。朋友圈太丧,别人会觉得你负能量;深夜发心事会被人说“矫情”;太长篇大论也不行,别人会觉得你太鸡汤;有些不能让父母看见,会担心;有些不能让领导同事看见,免得误会。既不想成为别人闲聊的话题,也不想戴着面具生活,很多年轻人表示:“干脆不发了。”
人越加越多 私密空间不再“私密”
生活在这个数字时代,社交网络让大家更频繁地去公开和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窥探?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他们选择将朋友圈设置为3天可见,别人可以看到当下的自己,但不可以过分越界窥探到自己的隐私。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心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分享在朋友圈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过去那些回忆不愿意再让别人看到了。”市民徐女士说,曾经朋友圈就像她的日记本一样,时常会记录她当下的心情和感受,但是现在的心态变了,不想让别人看到以前的自己,又不舍得删掉朋友圈,所以选择设置3天可见“隐藏”起来。曹女士因为工作的原因,添加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不想让不熟悉的人看到自己的动态,屏蔽又怕被说不尊重人,所以对她来说设置3天可见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除了朋友圈设置3天可见,“分组可见”也是很多人常用的功能。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发布朋友圈时会使用“分组可见”功能,仅16.9%的受访者从不使用该功能。记者采访时,不少受访者也表示自己在发朋友圈时会设置分组,“有时候一些比较丧的情绪需要发泄,这些情绪只想让亲近的朋友看到,选择分组推送,这样不会打扰到很多人。”曹女士认为,私人生活和工作应该是分开的,这些带个人情绪的朋友圈不该让领导和同事看到。
真诚地交流 让朋友圈回归本质
朋友圈这个虚拟社交圈,网络大圈、包罗万象,从最初的分享心情动态,如今很多都变成了拉票、求赞、圈粉、卖货……记者采访时,不少受访者表示,感觉自己的朋友圈已经不再是“朋友”圈了,这也是自己“逃离”的原因之一。
徐女士说,现在自己每天刷朋友圈的次数明显下降,太多微商会“刷屏”式地打广告,朋友圈俨然变成了一个购物软件,“当初看上一个想买的东西加了微商,后来发现所发内容都是不想购买的,但是又担心删掉后,哪天又有了想要买的东西,毕竟需求总是不断在变化。”李女士也表示,不知不觉间,自己的朋友圈开始有些朋友转做“代购”,每天会发布很多重复性信息,她只能选择屏蔽,有需要的时候再打开看。除了卖货打广告,李女士的朋友圈里也不乏拉票、求赞的,“虽然不是同一个人发的,但是经常在朋友圈刷到这样的信息,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就会觉得很不想刷朋友圈了。”在李女士看来,朋友圈是朋友之间互相分享生活点滴、真诚交流的地方,朋友圈应该回归“朋友”本质,更多“逃离”的人也才会选择回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