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开启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鸵鸟肉很美味,看到的不要错过,可上门提货,要多也可以送货上门!”近日,天峨县八腊乡甘洞村村民杨孔正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鸵鸟肉的信息,获不少网友点赞预订。
村民卖鸵鸟肉,这在河池可不多见,如何煮?收益怎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2月1日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你来得正是时候,刚好要宰一只。”在位于甘洞村八号屯鸵鸟生态养殖产业园里,现场10多人翘首以待鸵鸟肉“出炉”。
只见杨孔正熟练地宰杀鸵鸟,只用大约一个半小时,一只120斤左右的鸵鸟便处理好了。
面对眼前几大盆新鲜鸵鸟肉,不少人提出疑问:“这个肉怎样做才好吃,炒还是煮还是炖?”
“大腿肉60元一斤,大家看上哪块,随便选。” 杨孔正一边擦去头上的汗珠,一边向现场观众教学起来,鸵鸟肉可以煮汤也可以干锅,炒之前要用盐、料酒、生抽多腌一会,炒的时候放入孜然更入味,鸵鸟蛋也可以像鸡蛋一样炒或者蒸。
“我要五斤,帮我选嫩一点的。”来自天峨县六排镇的刘先生,当天特意开车去买鸵鸟肉,他说除了鸡鸭鱼,过年还要加入一道新菜——干锅鸵鸟肉。
不到一个小时,现场这只鸵鸟肉便被采购一空。
卖家散去,杨孔正和记者介绍起他的鸵鸟产业。
鸵鸟生态养殖产业园是甘洞村集体经济基地,杨孔正是该产业园的承包商,每年要向村民合作社上交四万元承包金。
目前,第一批100只鸵鸟已经全部出售,第二批还有40多只,每只150斤左右正待出售。
2018年底,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帮助协调下,甘洞村使用企业帮扶资金13万元和村级集体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建设鸵鸟养殖园,采取多方合作模式,带动周边贫困群众种植牧草、玉米等农作物以及采集野菜销售,提高家庭收入。
2020年,该基地已带动甘洞村60多户贫困户增收,村集体已从该项目获得4.5万元,2021年村集体预计可获得收益3.6万元以上。
临近傍晚,杨孔正数着当天的收入,满心欢喜。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通讯员 肖满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