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河池发展底色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1-02-04 阅读量 1474

原标题: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河池市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发展理念。这一符合发展规律的理念,正在广大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点点滴滴。

风光秀丽的东兰坡豪湖湿地公园。岑福山 摄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河池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注重保护和开发并重,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绿色发展路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发挥河池生态资源的更大优势,把绿色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谋划“十四五”发展工作时,市委审时度势,科学论证,提出了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宏伟目标,为推动河池绿色崛起指明了方向。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对河池来说,并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河池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这些年打下的坚实基础。

宜州合寨新颜。蓝勇/摄

河池最大的资源就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富矿,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金山银山”。为充分保护好、利用好河池这一重要资源,助推河池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营造山清水秀自然生态行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突出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成果丰硕。

我市在全区率先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整治销号,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控、省控7个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全国第八名、全区第二名,河长制工作连续2年位列广西第二。全市森林面积达3569万亩,草地面积310.39万亩,拥有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44处,森林覆盖率71.02%,排在全区前列,生态公益林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位于全区前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区前列。

凤山县凤城镇凤凰山清晨美景。

凤山县金牙乡石马湖风光。

凤山县金牙乡石马湖美景。

在生态保护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生态效益也日益凸显。我市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认真念好“生态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核桃、油茶产业被列入全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整市推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成效逐步显现,我市被评为“全国木本油料特色示范市”“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核桃)生产基地创建试点市”。201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69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46.7%。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1170万亩,年产值近100亿元,带动了许多群众增收致富。

良好的生态给河池人民带来了丰厚财富,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层次,为河池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市委在巩固原有生态优势基础上,乘势而上,科学谋划,提出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发展战略,为我市下一步推动绿色发展规划了路线,指明了方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兼顾经济与生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市将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森林城市、公园城市,擦亮河池生态招牌,创新生态文明示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的绿色经济体系。

保护好生态,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未来5年,我市把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机制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林长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一系列制度保障增强了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创建生态市,让河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长寿市”招牌的“含金量”更高。

东兰美丽乡村新画卷。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持续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强化红水河、龙江河、刁江、盘阳河等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巩固拓展河池市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成果。巩固提升全域生态系统质量,建设红水河千里绿色走廊,构建“四屏两区三廊”(即东巴凤生态旅游屏障、大化湿地保育屏障、都安林地保护屏障、龙江水源涵养屏障;龙滩生态功能建设区、九万山石漠化生态安全提升区;龙江生态廊道、凤山—刁江生态廊道、红水河生态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让河池山常青、水常绿。

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为把“绿水青山”变成富民兴市的“金山银山”,未来5年,我市将探索生态资源、资产、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推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覆盖全域的“绿富美”产业体系。注重考虑生态本身的产业价值,在治理生态环境、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推动生态和现代农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化发展,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建立“大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辅相成、和谐共赢。

“十四五”壮丽画卷徐徐展开,“一城三地”发展战略清晰明确。相信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断探索实践,河池一定能够写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定会绽放出色彩斑斓的花朵,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盛勇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透露:其子巴伦·特朗普曾确诊感染新冠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10-15
美加州游船失火致34死 船长一年后被控34项杀人罪名
中新网|2020-12-02
协作治理 生态更美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