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养成好习惯 垃圾分类不停歇
广西新闻网南宁2月7日讯(记者 甘慧琴 童莹 谭泽璇 唐雨薇 实习生 梁景理)又是一年新春到,与往常不同,今年受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春节期间选择回乡过年的人会大幅度减少,导致南宁本地的生活垃圾数量将大量增加,给南宁市垃圾分类工作增添了难度。临近过年,如何在春节期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与相关单位。
居民:垃圾分类已成自身习惯
市民谢女士接受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谭泽璇 摄
“过年是家人团圆的时刻,会做很多好吃的,这时候就会产生比较多的厨余垃圾。”市民谢女士表示,除了日常产生的垃圾,春节期间多了许多产生垃圾的渠道。记者走访发现,通过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宣传,大部分市民已经把南宁垃圾分类熟记于心,并开始把垃圾分类融入自己的生活。“今年春节我打算就地过年,平时就有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南宁市青秀区银杉社区荣和某小区居民谭先生表示,春节期间他打算从自己做起,做到“在家分好类,定时出门投”,积极投身到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垃圾分类垃圾桶。广西新闻网记者 童莹 摄
垃圾分类对于南宁居民不是一道“选择题”,而将成为一道“必答题”。2020年8月1日起,《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南宁市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不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等,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其中,个人违反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县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监管部门:春节期间常态化管理 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
南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谢先生接受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雨薇 摄
“截至2020年底,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立了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到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南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谢先生介绍。记者从南宁垃圾分类办公室了解到,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实现了“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垃圾分类的观念和习惯已经深入人心。
今年新春期间,为了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倡议,南宁市垃圾分类办将继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监管,做好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牢抓规范管理,针对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不能准确把握的问题,提升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垃圾分类成为南宁市全民争相追逐的“新时尚”。
社区:宣传动员学分类 平安祥和幸福年
“为了更好地让居民适应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我们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社区宣传引导、上门分发宣传页以及在现场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培训活动,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提高垃圾投放准确率。”南宁市青秀区银杉社区负责垃圾分类主管的宾女士告诉记者,在春节期间该社区加大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银杉社区工作人员宾女士接受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雨薇 摄
“政府提倡就地过年,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生活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同时联合物业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后勤服务科科长诸葛先生表示,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全面普及,春节期间,将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希望在校职工及家属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同时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幸福年。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后勤服务科科长诸葛吉祥接受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 童莹 摄
目标:市民知晓率、市域范围宣传覆盖率100%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垃圾分类投放亭分类提示。广西新闻网记者 童莹 摄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广西新闻网记者 童莹 摄
据了解,垃圾分类已成为南宁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逐步从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引,向广大群众的自觉分类展开。下一步,南宁市将以《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指导,持续营造“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浓厚社会氛围,力争实现广大市民知晓率、市域范围宣传覆盖率100%的“双百”目标。在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方面,各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相关企业等区域垃圾分类设施的配置,要做到设置合理、标识清晰、内容明确;在居民小区逐步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
知多点:这些垃圾分类的这些知识你知道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