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用”“好用”到“爱用”,上海一网通办拉开“需求侧”改革之幕
新华社上海2月28日电(记者胡洁菲)改革路径千万条,群众满意第一条。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日前设定年度改革新目标,包括重点推进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一网通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达到70%,移动端应用“随申办”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300万等。
据悉,作为上海市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先手棋,目前“一网通办”总门户PC端日均访问量已达42万次,“随申办”日活用户达300万、接入政府服务事项1542个、调用电子证照总量超2亿次。
要服务于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改革的温度和精度缺一不可。自2018年创建以来,“一网通办”平台就不断深化功能的“全面化”和“人性化”,包括推出长者专版和国际版、上线“好差评”和“找茬”功能等。
“2021年是‘一网通办’改革的拓展年,未来工作重心要从‘以部门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介绍,过去相关部门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保障等“供给侧”做了一定的工作,未来还将进一步聚焦用户端的“需求侧”,让“一网通办”从“能用”“好用”到居民“愿用”“爱用”。
如在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已计划实施“百万长者智能水平提升计划”,并列入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让老年人在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老年培训机构,都能够参加定制的智能应用辅导活动。
“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的需求,要避免‘技术一日千里’‘管理一日十里’‘法规十日一里’的困境,增强发展协同性。”日前,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的数字政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说,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一网通办”改革还需厘清数据的公共边界和私人边界,增强用户的信任感、安全感。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目前大数据中心已建立制度、管理和技术三道防火墙,采用脱敏、加密、分类分级存储等方式对个人信息和数据进行保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