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人搬出大山奔向小康
一大早,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的白裤瑶群众何正军就在村里忙了起来。何正军现在是社区的一名保洁员,原来住在懂甲村更机屯,走到乡里要3个多小时。脱贫攻坚战中,南丹县推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何正军幸运地成为搬迁群众的一员。
“我只花了1万块钱,就得到了一栋漂亮的楼房。社区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一个月工资1500元。家里开了个小卖部,一个月收入也有1000多元。平时参加铜鼓队表演还有收入。这么好的生活,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啊!”何正军笑得合不拢嘴。
像何正军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过上幸福新生活的贫困群众,在我市还有很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使18万山区贫困群众搬出大山,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敲开了幸福的大门。
河池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市。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许多贫困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之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根本途径。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强化政策支持、整合相关资源、创新融资渠道,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
为帮助“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大石山区贫困群众搬离穷窝、斩断穷根,我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来统筹谋划。根据精准调查摸底,“十三五”时期,我市需易地扶贫搬迁18.1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62万人,同步搬迁人口0.51万人),占广西搬迁任务的25%,整屯搬迁1219个,占广西的80%,搬迁规模广西第二。面对如此繁重的搬迁任务,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动用非凡力量,全力以赴、合力攻坚,才能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91岁毛南族老人谭运日,在深山里住了大半辈子,一直不愿搬迁。为了动员他搬出来,帮扶干部12次进山,用真心诚意感动了这位毛南族老人。2019年9月11日,十几位帮扶干部,用一张老式竹躺椅绑成一个简易“轿子”,经过近3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把大山“守望者”谭运日抬出大山,搬进新房。
谭运日老人的故事,只是我市搬迁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我市紧盯工作目标,严格实行“八包”责任制,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市、县、乡、村等各级干部队伍,踏遍千山万水,深入千山万弄,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群众算好搬迁账,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引导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发展资源缺乏的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积极易地搬迁,努力做到不漏一村一屯、不漏一户一人。
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艰辛努力,换来了显著成效。经过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市顺利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累计投入124.63亿元开辟了121个安置点,建设完成移民安置住房4.14万套,搬迁人口18.13万人,搬迁入住率100%。从此,全市18万易地搬迁群众有了新家园。
住进新房只是新生活的起点。为了让幸福感长久留在搬迁群众的心中,我市在广西率先出台后续管理“1+7”配套政策,投入扶持资金14.8亿元,实现了后续帮扶措施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安置点搬迁群众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社区服务、产业扶持、培训就业、文化服务、基层党建等“七大服务工程”,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截至目前,全市121个集中安置点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全部配套完成;落实义务教育学校260个、幼儿园144个、医疗机构204个,建设各类服务中心748个,全市34个人口规模在800人以上安置点已全部配套落实“九个中心”。完善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扶持计划,投入后续扶持资金14.8亿元发展特色农林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全市有7个县(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园,带动效果初显。全市实现搬迁户产业覆盖率100%、有就业意愿搬迁户稳定就业100%,逐步实现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巨大成就,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连续5年在我市召开;在2020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河池易地扶贫搬迁多项工作经验入选“十三五”期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将其中五大奖项收入囊中,获奖数量全区最多。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盛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