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工作,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生存状况不断改善。
生活在龙滩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生活在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31目111科563种,包括兽类9目25科49属70种、鸟类18目64科363种、爬行类2目14科53属85种、两栖类2目8科23属4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66种,有106种受威胁物种。
分布于木论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单性木兰大树
目前,全市已发现植物种类203科697属1850种,其中森林树种84科250属532种。森林树种中,乔木241种、常绿树种143种、落叶树种9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树种60种。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储备工作,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拯救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生活在三匹虎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
目前,正在开展的保护项目,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资源调查、繁育和种群恢复工作以及极小种群物种白花兜兰的拯救保护和种群恢复工作。正在报备的保护项目,动物类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白鹇、虎纹蛙的资源调查等;植物类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地枫皮、桫椤、红豆杉、福建柏、鹅掌楸、任豆、红椿、喜树、伞花木、樟树等资源调查、繁育和种群恢复等。
分布在天峨、南丹境内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
同时,我市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建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4处。并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改善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使种群得到休养生息,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市全力开展“绿盾”“绿剑”“绿网飓风”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郑理 廖国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