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谋发展 山乡教育换新颜——“十三五”期间罗城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纪实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1-06-1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素有山头尖、筷头尖、笔头尖“三尖”美誉,其中,“笔头尖”是赞誉罗城崇尚读书、重视教育,文化底蕴深厚,文人辈出。罗城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广西文学创作强县;1996年至2006年,罗城连续10年,每年都有100名以上的仫佬学子考取全国重点大学,前后共有18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和自然条件制约等原因,罗城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缓慢,与曾经的辉煌相比,教育质量有所滑坡,优质生源外流严重,高考考取全国名校的学生数减少,在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名学校、名教师、名校长数量很少……有损“笔头尖”美誉。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十三五”期间,借助脱贫攻坚“东风”,该县知耻后勇、凝心聚智、主动作为,全面实施县域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用心、用情、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推动教育跨越发展行稳致远,向39万仫佬山乡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01
改善办学条件,谱写均衡发展新篇章

  振兴教育,基础先行。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办学条件改善,2016年以来,罗城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发展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推动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跃上新台阶。罗城组织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幼儿园3所(城区1所,乡镇2所),改扩建2所,为乡镇小学教学点89个附设幼儿班更新配备教具玩具,公办幼儿园园舍硬件达标率由2017年的60%提高到目前的90%。2020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41%,公办幼儿园占比51.1%,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学前教育“985”发展目标任务。

2019年9月5日,罗城举行凤凰小学落成移交暨揭牌仪式。

  ——义务教育取得新成效。2016年以来,罗城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新建2所中学(仫佬中学、怀群中学)、2所小学(罗城·深圳实验小学、凤凰小学);实施薄改项目96个,扩建校舍19万平方米,购置165所学校教育仪器设备和80多万册图书,总价值5200多万元;投入2500多万元,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和美化绿化;投入近6000万元,用于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戮力攻坚,罗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罗城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2021年初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综合差异数、师资队伍等各项迎检指标达到或优于自治区和国家标准,农村边远山区学校校舍成为当地最美的建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比较理想的教育。

  ——高中教育达到新水平。为加快推进学校扩容改造建设,有效新增高中阶段学位,近5年来,罗城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用于实施土建项目建设和更新教育教学设备。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县人民政府优先考虑教育发展用地需求,征地60亩用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罗城高中运动场、学生宿舍楼,罗城二高教学楼、学生食堂等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两所普通高中学校和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图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实训设施等教育装备得到进一步更新完备。2020年,全县高中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达到33.32平方米;中职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达到185.2平方米。全县两所普通高中共招收新生1845人,超额完成高中招生任务;高中阶段三年毛入学率达91.70%,比2015年提高了10.78个百分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顺利通过自治区的评估验收。 


02
致力改革创新,重塑山乡教育气质


  筑牢教育基础,仅是振兴教育“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破解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师资力量不强、教育质量不优、服务社会经济不够等问题,充分发挥出教育的软实力,恢复罗城昔日的教育辉煌,成为当务之急和考量难题。

  ——以更强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罗城县委批准设立了全县教育党工委,将原隶属于乡镇党委管理的30多个基层学校党支部统一划归教育党工委管理,出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家班子领导及县直机关单位定点联系学校工作方案》,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教育发展工作情况,推动形成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各届支持的浓厚尊师重教氛围。在罗城教育改革中,采取的项目建设开发商代建赠予模式、政府出资购买模式等,都是脱贫攻坚大局下推进教育发展的超常规动作。罗城·深圳实验小学、怀群初中迁建的过程中,县直部门联合作业,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特事特办。

2020年,罗城童声合唱团参加深圳(福田)第二届民族童声合唱节。

  ——以更实的举措推进人才兴教。罗城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2016年以来,不断建立健全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培训培养机制和关爱机制,通过中小教师公开招聘、特岗计划招聘、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等方式补充教师120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现了足额满编配备。实施“罗城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每年选派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150余人赴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培训研修;认真落实教师各项待遇政策,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行扩标提面,新建成教师周转房280套,在城区中心地带安排专门楼盘用作教师福利性住房。此外,县委、县政府定期考核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优秀班任、优秀教育管理者。从2018年起,对取得相应职称但未获聘任相应岗位的中、高级教师给予享受相应职称岗位待遇,解决了多年来职称评聘的遗留难题。

  ——以更新的理念提升育人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全县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如:德山中学和红军小学的“红色文化”、县二小的“竹文化”等。广泛推行《教学管理五项制度》,探索开展家长、校长、局长见面活动和“优秀家长进课堂”活动,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着力打造县域智慧教育典范。在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帮扶下,空格集团杭州光海科技有限公司捐资5000万元实施罗城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扎实开展校园“4+N”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对全县50人以上的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配备专职保安、配足寄宿制学校食堂工友,安装视频监控网络和一键式报警系统,安装校门防冲撞系统。不定期邀请区内外高校心理学专家到县内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活动,举办讲座30多场,受益师生近3万人。

2018年建成的罗城·深圳实验小学。

  ——以更优的精品打造教育协作典范。借助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东风”,让易地搬迁配套学校成为罗城教育的亮丽名片。短短2年时间,建成了罗城·深圳实验小学、凤凰小学、仫佬中学、罗城·深圳福田幼儿园。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4所增加到目前的7所,幼儿园由原来的2所新增加到目前的3所,惠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5000多户移民搬迁家庭及周边村屯3万多群众子女的入学。利用粤桂教育协作平台,吸引深圳名师19人到县内结对帮扶学校开展支教,选派全县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48人到深圳名校跟班学习,着力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水平,深圳福田区教育局还专门委派了1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到罗城·深圳实验小学挂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罗城·深圳实验小学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历时不到1年的时间,见证了仫佬山乡的深圳速度、深圳管理和深圳质量,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经过近5年的沉淀发展,罗城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学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解决,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实现100%入学,优质生源外流现象逐步减少,高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尊师重教氛围进一步形成,教师队伍出现人才回流现象。脱贫攻坚义务教育保障工作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钟登华副部长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亮点突出,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代表河池市作了典型发言,教育社会公众满意度连续3年测评为优秀。 


03
深耕精准帮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先扶智。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和广西深度贫困县,罗城善借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之力,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育基因”。

  ——推普扶贫,职教引领,助力斩断穷根。罗城是劳务输出大县,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是靠打工脱贫致富的。为此,罗城狠抓推普助力扶贫,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县教育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推进精准培训、经典诵读、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等工程,定期举办全县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公务人员普通话培训班。通过狠抓推普助力扶贫,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每年发动5000名以上的群众参与推普活动,对全县青壮年农民进行“人人通”推普脱贫培训,有效消除外出务工和脱贫致富语言障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每年有计划地引导一批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农村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报读区内外职业院校,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尽早实现脱贫致富。优质承办自治区语委、河池市语委在该县开展的“推普脱贫乡村行”暨“河池市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全民诵读经典”活动,2019年4月,罗城代表广西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暨推普脱贫攻坚中期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是唯一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的县级单位,《广西教育》期刊等区内外媒体专门对此进行大篇幅的宣传报道。

罗城承办的广西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现场。

  ——教育资助,山乡教育基金会,助力仫佬学子筑梦圆梦。罗城是国家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众多,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帮助学生家庭通过教育实现脱贫,近年来,罗城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资助政策,不断加大资助力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资助工作迈向新台阶。2016年以来共资助学生25万人次,资助金额达1.5亿元,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县162所学校,每年受益学生超过2.9万人,构建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实现学前到高中各学段学生资助全覆盖。2020年8月,罗城在河池市率先成立首家山乡教育发展基金会,对教学质量优异学校、教师及品学兼优学生进行资助,仅2020年,投入教育激励奖励资金就达38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助力贫困学生家庭奔赴小康路。

罗城山乡教育发展基金会首次捐赠仪式现场。

  ——精准控辍、送教上门,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享有教育公平。聚焦脱贫攻坚教育保障工作,全面压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责任机制,组织开展大排查、大家访、大劝返等活动,实现失学辍学学生动态“双清零”。出台了系列关爱文件,各学校设立有心理辅导室和亲情热线电话,对残疾学生分门别类开展送教上门、安排随班就读等方式,帮助其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制度,从入学均等、学业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切实保障这些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5年来,累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就读1499人,接收率为100%;2020年,全县6周岁至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总人数221人,入学率93.2%。

  “斩断仫佬族‘贫困基因’,教育系统功不可没。”罗城党政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为该县教育工作点赞。2020年,罗城全县8.39万贫困人口、82个贫困村与全区、全国同步脱贫摘帽,其中“教育力量”为仫佬族实现整族脱贫发挥了“洪荒之力”。  

04

打造特色教育,“三尖”笔头更尖

  

乡村振兴全面启动,教育发展更需添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罗城教育系统始终坚守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尽锐出战,坚决为乡村振兴奉献“教育力量”。

  展望未来,罗城教育系统思路清晰、信心满满:立足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年》《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重大发展目标,深入推动实施学前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纵深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立德树人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典范意义的县域智慧教育信息化建设,传承好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倾情打造具有山乡风情和现代特色相融合的少数民族县域特色教育,让“三尖”罗城的笔头更尖。

  为了不负“三尖”罗城美誉,为了让罗城的笔头更尖,罗城教育系统又吹响了前行的号角……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张锐锐 通讯员 张海勇 吴盛宏 谭媛丹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西班牙新冠肺炎入院治疗病例数呈现放缓趋势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11-24
6-30环江新闻
环江融媒体中心|2020-06-30
武警河池支队开展无人机培训 练就战场“千里眼”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