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设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玲娜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8日讯(记者 黄玲娜)7月7日,“共庆建党百年 建设壮美广西”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自治区民宗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广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四个并重”,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民族地区与散杂居地区并重开展创建、边境与内地并重开展创建、农村与城市并重开展创建、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各行各业并重开展创建四个方面。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区有1949个全国、自治区、市级、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设
我区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设方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在广西民族大学设立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在广西民族理论的基础性研究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启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法规制定工作,完善民族政策法规评估机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格局;把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纳入社会教育、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实现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坚持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壮大工作队伍,集中力量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迈上新台阶
我区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区376.5万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53.76万边境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个贫困自治县、5个边境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全面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此外,我区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仅2020年,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性转移支付1471.38亿元,比2019年增长23.6%。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8210万元,安排自治区本级配套投资1447万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六大工程”,滚动实施近4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边境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得到有效巩固。全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事业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进一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促进边境地区发展 推进兴边富民成果
近年来,广西在促进边境地区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一是出台一批政策文件。先后出台贯彻落实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意见和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兴边富民行动、守边固边、强边固防等政策的“1+7”系列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措施。二是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等六大工程,滚动实施近4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有力提升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开展示范创建。坚持示范引领,积极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创建,已验收命名广西兴边富民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28个、示范园区1个,有效引领带动了边境地区发展。
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攻坚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这些年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全国同步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这方面首先是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倾斜安排自治县(含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2.85亿元、52.6亿元,为解决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二是强力推进边境地区脱贫攻坚。聚焦8个边境县的脱贫攻坚,坚持兴边富民行动与脱贫攻坚同谋划、同部署、互促进,创新出台10条倾斜支持边境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加快了边境地区脱贫攻坚进程。三是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出台《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土瑶”聚居贫困村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深度贫困地区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四是扎实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一同争取国家大力支持,在“十四五”期间,争取将20个已经摘帽的贫困县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范围,其中包含8个自治县、1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另外,还将一批包括自治县在内的脱贫摘帽县纳入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范围,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
构建精神家园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广西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有关部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党员教育。坚持分级联创、提质扩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评审命名管理办法》。启动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果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推动开展同心文化广场(长廊)或同心文化艺术体育团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9个;有34个单位和39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在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方面,持续打造“壮族三月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民族节庆品牌,推出《新刘三姐》《秀美人生》等民族文化精品力作,《百色起义》《血色湘江》被选送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区民族文化的知晓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区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68%,高于全国4.9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努力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2020年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相比2010年增长接近30%,全区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25%,“十口之家、情融五族”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区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生动体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