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垃圾变成“钱”!环江川山镇开了6家这样的银行

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0-05-21 阅读量 4857

“存进生活垃圾,领取生活用品。”如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由动社区,一家“绿色环保银行”依托物质奖励机制,将垃圾的“末端清扫”变为“源头减量”,将“社区包揽”变为“人人参与”。


“绿色环保银行” 便民惠民


“乱丢垃圾,也就是乱丢钱!”由动社区居民覃重山告诉记者,自“银行”成立后,村民将可回收垃圾送到“银行”,用来兑换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垃圾变的钱,都在这里呢!”覃重山一边笑着说,一边亮出一本“绿色存折”,该社区环境大变样的秘密,也在这“绿色存折”里。如今,走在由动社区,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道路上也见不到昔日垃圾乱扔的现象。


  

垃圾分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多次作出重要部署。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2018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要求把这项工作抓实办好;2019年6月,习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在开办‘绿色银行’前,虽然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乡村环境治理工作,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也得到改善,然而,不少村民随地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川山镇镇长韦忠领告诉记者,为有效处理垃圾,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该镇设立绿色兑换银行,为垃圾的回收、再生、分类处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做法,此举既为“储户”增加了个人收入,又减轻了垃圾处理的压力,同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2019年10月,绿色银行正式进入川山镇,一场改变村民垃圾处理观念的清风吹进千家万户。

  


在由动社区,一块“川山镇生活兑换银行”牌匾格外显眼,该“银行”占地面积80㎡,内设“分类区”“兑换区”。“分类区”分别挂着塑料制品、纸制品、瓶类、烟头、旧电池等小牌子,分类有序。而在“兑换区”的货柜上,摆放着牙刷、牙膏、肥皂以及食用盐和花生油等生活用品。


垃圾分类处理“新时尚”

  

“将垃圾兑换成积分,并存入积分存折,用以兑换日常用品。这就是既环保又生财的银行。”由动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海燕笑着说,自从社区设立了“银行”后,村民们会自觉把生活垃圾分类存进“银行”,“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在他们的“银行”存折上记录垃圾物品及其折算积分。“银行”里的“兑换区”货架上生活用品物美价廉,还会根据季节和群众需求进行调整。


  

该社区村民莫献美是该“银行”的“存款”大户,来这里有过三次交易,“绿色存折”积分总共有93.76分。“家中有垃圾直接拿来存‘银行’方便省事,又避免不随手乱扔现象发生。”莫献美高兴地算起了绿色银行账:一斤纸制品可得1个积分存1元,10节旧电池可以得1个积分存1元,就连乱丢地上的烟蒂1小罐也可兑换成积分……


  

记者了解到,自该“银行”运营以来,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村民们舍不得扔掉的垃圾,都到了“银行金库”,从而大大减少了社区保洁工作的压力。“之前每天小货车要拉六七吨垃圾去焚烧,如今垃圾明显减少,而且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很多,随手乱扔垃圾现象减少,纸壳、塑料瓶之类的都存到绿色银行里。”由动社区街上片保洁员韦日超如是说。


  

如今,该镇已经有6个村建设绿色兑换银行,形成良性循环,激发群众垃圾分类的动力。该镇在推行绿色银行的同时,每个季度还进行一次卫生检查评比,以村屯为单位,对垃圾分类工作定期开展评估,并结合本村屯群众的积分综合排名,督促村民重视垃圾分类和处理,提高环保意识。

  

“将‘绿色银行’设在村民生活区周边,给村民提供一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平台,不仅提高了村民环保意识,还让环境更加美好。”该镇镇长韦忠领表示,将建立垃圾分类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变废为宝,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共同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龙招江 通讯员李丹 罗惜翎
编辑:罗艳江


3人点赞

相关推荐

满40减10!“暖心生活节”消费冲刺活动即将推出
广西新闻网|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