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日报丨名片辉映小康路

河池日报 2020-08-25 阅读量 2745

  2014年6月23日,由广西桂林、环江和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四部分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此,“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最为闪光的名片之一。

环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美不胜收的奇山丽水。环江宣传部 供图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自然遗产地外围的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青山绿水间,房舍古朴、曲径通幽,生态良好、风光旖旎。

  近年来,环江县紧紧围绕这张亮丽名片,从打造旅游景区、保护生态环境、提质文化品牌等方面入手,擦亮金字招牌,辉映小康之路。

  据悉,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155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125公顷,缓冲区面积4430公顷。这一区域,是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拓展。两地共同保存了当今地球上同纬度地区残存面积最大、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脐带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先前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贵州省荔波县,以大小七孔景区为主的旅游开发已是久负盛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环江县申遗成功后,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广西环江伟业旅游开发公司于2014年入驻缓冲区边缘带进行旅游开发,计划投资42亿元,分三期打造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目前,已推出古宾河漂流、景观步道、风雨桥景点,并建设了古滨河酒店、宴会楼、古宾河室外演艺广场等设施。主景区集中于川山镇社村村的下寨屯、旧屯,并辐射社村村、尧蒙村、板旺村等。

  家住社村村下寨屯的莫兰意,现年近50岁。2015年底精准识别时,她家因夫妻俩长期在家务农、偶尔打零工,固定收入少,两个孩子尚在读书,家庭负担重,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4月,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对外营业后,莫兰意在景区做保洁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有1800多元的固定工资。同时,两个孩子也分别从大学和职业中专毕业并找到了工作。莫兰意告诉记者:“务工收入较为稳定,每年还有流转给公司的土地租金收益,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副总经理班哲玮说:“我们的梦想,就是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地这张名片,打造世界级的生态旅游风景区,造福环江、造福百姓,实现更加美好的前景。”

  开发神奇的“世遗喀斯特”旅游观光精品线路,是该县依托“世遗”名片推动发展的规划之一。

  “我们工作的重点在于保护,但也可以进行适度开发。”环江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韦国富介绍,“现在开发刚刚起步,效果未能完全显现,不过已有不少规划的项目正待开发,力争做到开发保护两不误,让金字招牌发挥更大的效益。”

  环江县正以木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核心,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重点开发木论喀斯特缓冲区、古宾河漂流、黔桂古道等,让游客体验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使之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起搏器,以此为契机撬动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

  社村村党支书廖萍蕉介绍,“申遗成功到景区开发,不仅解决了当地不少群众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周边村屯交通、环境、饮水、文化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

  记者了解到,申遗成功和旅游景区开发,既带动了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屯生活、生产环境的提升,实现了遗产提名地的村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居民与自然美景相和谐。同时,群众的生态观念也得到了加强,主动参与到“世遗”保护行动中来,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近两年来,为充分发挥世界自然遗产的名片功效,环江县努力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宣传平台,极力展示世界遗产地的风采,还努力在文化创意上提升品牌影响力。其中,《喀斯特神奇之旅》就是以动漫形式进行的宣传尝试,作为国内首部以喀斯特为题材的26集动画连续剧,不仅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广西卫视播放,还在泰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实现了广西动漫第一次走进东盟国家。

  此外,该县还确定每年6月23日为环江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日,以此强化世界遗产宣传工作,走出县门开展“保护自然遗产·建设美丽中国”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环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韦路华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环江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让‘世遗’名片成为生产力。”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 合 通讯员 谭绿叶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招聘公告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2020-08-07
河池选聘贫困户1.77万人为生态护林员
广西日报|2020-07-07
决战贫困——教育扶贫这五年
新华网|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