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抹不去的温馨 ——河池抗战期间二三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现河池境内的黔桂铁路、公路,曾是当时内地机关、学校、难民沿广西撤往贵州、四川的主要通道,也是抗日部队调动的交通干线。桂柳会战后,道路沿线的县城、乡镇大部分沦陷。在这壮、汉、瑶、仫佬、毛南、苗、水、侗等多民族聚居的桂西北大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而在战火硝烟的背后,同样不乏历久弥新、抹不去的温馨故事。
距离宜山(现宜州区)县城20多公里的怀远镇,历史悠久,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文化古镇,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公路、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更成为中国腹地通往大西南的咽喉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据《怀远镇志》记载:近代时期(约1840年至1940年),怀远镇有过近百年商业繁荣的历史。穿境而过的龙江河和中洲河贯穿贵州、广西、广东,使怀远成为商品集散地,是全县最繁忙的商埠码头,日停泊于河面的大小船只近千艘。
《巨流河》作者齐邦媛。
1924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的台湾学者齐邦媛,在她晚年撰写的回忆录《巨流河》中,叙述了自己一生颠沛流离、追求理想和幸福的故事,字里行间散发出感人的温暖和乐观,在海峡两岸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她随同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从南京到武汉,经湖南湘乡永丰镇,广西桂林市、柳州市、宜山县怀远镇,贵州省,历尽艰辛到达四川。一路炮火威胁不断,但中山中学的学生弦歌不辍,师生间的关系犹如亲人般亲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他们共勉的目标。作者在《巨流河》第二章第10节“从桂林到怀远”中,讲述了她如何到达怀远,以及在怀远短暂的学习生活经过。
1938年秋冬之际,羁留在桂林的中山中学师生组成三队,徒步往柳州,再由柳州前往宜山县怀远镇,前后走了27天才到达目的地。作者“荣幸”自己坐在行李车上奔赴怀远,而不是坐客运车。中山中学在怀远驻留了近3个月,正式恢复上课,1939年春节后,还进行了期考。
在她的叙述中,“怀远是个美丽的地方,她和湘乡永丰镇一样,在我记忆中璀璨发光”“怀远有一条我那时认为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河,由镇口流过,那里有一座漂亮的亭子,我每天都会去坐一阵子,读仅有的几本书,看小小的平底船渡河”“渡船带来的是外面生动的世界。”
当年美丽的怀远镇、清澈的龙江河、漂亮的凉亭,给14岁的齐邦媛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1944年农历正月的一天黄昏,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俗称“飞虎队”)的一架飞机,在宜山县龙头圩附近留洞坳口触山坠毁,机上6名飞行员相继跳伞逃生。
身着飞行服的抗日航空英雄黄莺烈士。
其中,有一名飞行员降落在现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仁村落村屯与肯庭屯(当时属宜山县管辖)之间的山坡上,当地群众发现后,出于好奇心,聚拢上去观看。这位飞行员见众人朝他拥来,内心惊恐,便鸣枪示警。当时,相距不远的铺底屯,正休学在家的柳州中学学生黄厫,闻讯赶来用英语向他喊话。通过对话,对方消除了顾虑。因他跌在山上,手脚被划伤,黄厫便将他接回家中,由熟悉中医的堂嫂唐庆贤用草药为其敷治、护理。
黄厫系宜山县参议员黄任难的第二个儿子,其兄长黄莺是抗日航空英雄,多次参加对日空战,先后击落3架日机。1938年7月18日,在南昌空战中,为营救被包围的苏联空军志愿队领队巴比洛夫上校脱险而被敌机击落,英勇牺牲。巴比洛夫获救后,深受感动,亲自驾机到汉口向蒋介石汇报,建议给黄莺厚葬并抚恤遗属。蒋介石随后接受建议,除下令抚恤外,还亲笔题写“铁血忠魂”,以表彰这位水族英烈。
曾接待、救护美军飞行员的铺底屯黄家老房(20世纪80年代拍摄,现已拆除重建)。
在黄家,这位美军飞行员看见墙上挂有黄莺烈士着飞行服的照片,如同意外见到战友,感到亲切有加,因而安心养伤。数日后,飞行员伤情好转,黄家便用马车送他到龙头乡公所(与铺底屯相距约4公里)休养。降落在附近村屯的另外5名飞行员,除1名因在深夜被村民误杀外,另外4名也由营救的群众相继送到龙头乡公所,由乡长安排人员护送他们到宜山县府后转归队部。
1944年农历正月,美国飞虎队一架飞机在宜山县龙头圩附近留洞坳口触山坠毁(2020年6月17日摄)。
第二年某个秋日,美军28岁上校飞行员史迪文·艾德华驾驶的飞机不幸在宜山、天河(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思恩(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的宜山县境内拉稿村与佑岸村之间的一座叫白山的山脚坠毁。飞机坠毁之前,艾德华跳伞逃生,得到及时赶来的拉稿村群众救助。艾德华在拉稿村住了3天,乡亲们给予热情和周到的照顾;艾德华离开拉稿返回昆明队部的那一天,众多村民自发前来送别。艾德华回到美国后,一直想念救过他的拉稿村村民,希望有生之年能为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
1945年秋,美军飞行员史迪文·艾德华在飞机坠毁前跳伞,在离拉稿村3公里与佑岸交界的白山山脚获村民救助(2020年5月8日摄)
1999年初,艾德华的儿子文仕德夫妇受父亲嘱托,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安马乡拉稿村,看望当地村民。当得知村委要集资架线接电的消息时,他们立即慷慨捐资1.2万美元。不久,高压输电工程竣工,村民们终于彻底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为表达对艾德华及其儿子文仕德的感激之情,当地群众决定在村口立碑纪念。这块功德碑,见证了一段中美民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真挚友谊。
据河池市、县(区)两级地方志、政协文史记载,抗战期间,河池境内群众共成功救助5起12名美军飞行员。当时,陈纳德将军要求每名美军飞行员都在各自的飞行服上缝上“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助”字样的小条幅,以便在迷路、事故或被日机击伤而迫降、跳伞后,得到中国军民的救助。
1940年7月,在桂林成立的广西赈济委员会临桂儿童教养院,是一所专门收留沦陷区儿童、流浪孤儿、抗日军人子女、归侨子弟的慈善机构。1944年秋,在日寇攻占桂林前夕,临桂儿童教养院院长黄鸥鹍,请求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允许由他带领教养院300多名难童迁往自己的家乡——罗城县龙岸乡避难,院址定在高安村龙寨屯土豪刘子茂家大院(即后来的龙寨教养院)。
1944年10月,难童在刘家大院内操场就餐情景。
1944年10月,教养院迁到刘家大院后,黄鸥鹍争取地方政府同意,将龙岸乡的公粮借给教养院救济难童,解决了难童们近半年的食粮问题。尽管当时条件异常艰苦,院方仍坚持有教有养,每天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劳动,教学、生活秩序井然。
1943年4月-1946年4月任临桂儿童教养院院长的黄鸥鹍(1943年摄)。
1945年春,由于已占领县城的日军逼近龙岸乡,加上战乱期间上级政府和国际救援的经费、物资无法及时送达,当时的龙岸乡水陆交通比较落后,教养院相继采取将难童疏散到偏僻的村屯避难、化整为零“寄养”的办法,以保障难童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黄鸥鹍院长和教养院的本地教职员工每人带头领养一名难童,龙岸周边数十个村屯的群众纷纷响应。各领养户对来到家中的难童视如己出,经过半年多的共同生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14年秋,曾寄养在莲花村中莲花屯难童、时年已80多岁的退休工人李辉,带着弟弟及孙子回到中莲花屯探望其养父谢耀初老师,还给养母扫墓。在他离开村子返回南宁时,一再感谢养父一家在艰苦的年代收留了自己,给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
2015年9月16日,定居在南宁的当年难童刘祖庆(中)与前来采访的罗城县政协领导合影。
2015年9月,当年寄养在龙凤村新土城屯难童、晚年定居在南宁的刘祖庆,对前来采访的罗城县政协工作人员深情讲述:教养院如果没有去借公粮,如果没有龙岸各村群众送粮送盐给我们吃,我们几百名难童中肯定会有一部分饿死,特别是那些有病和身体弱的同学。我时刻不忘新土城养父母给我的关怀和爱护。每当儿孙欢聚一堂,有时,我会拿出临桂教养院撤销时分给我的那张美国支援中国抗战的黄色军用毛毯,对子孙说起我的难童生活,教育他们要善待他人,尊重感情,特别是不忘历史,不忘国耻,珍视和平,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2月,除少量难童散落到各个村屯由群众抚养不愿离开外,绝大部分难童都跟随教养院迁回桂林。在临桂教养院迁到罗城龙寨教养院15个月的艰难岁月里,由于院领导的多方努力和仫佬山乡民众的爱心奉献,使300多名难童无一饿死、冻死、病死,创造了抗战时期国内儿童保育院、教养院在迁移过程中零死亡的奇迹,受到了中国战时保育会的赞扬,也成为这些难童一生中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记忆。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吴锡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