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日报丨环江培育“新农人”走稳产业振兴路
环江讯 环江南大门桑蚕合作社是远近闻名的合作社,曾荣获“自治区示范合作社”称号、“环江红雁引飞——党员能人带富工程”实践基地、县级产业示范园等多项荣誉。合作社有社员350人,拥有桑园面积526亩,年产鲜茧量15万公斤,产值700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7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该社社长韦朝东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一批持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新农人”,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走遍全县12个乡镇,分享、讲解桑园管护和蚕虫饲养知识,2019年培训人数达650人次,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养蚕技术支持,增加了产业收入。
大才乡大才社区党支部书记欧慧群,2019年7月参加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并顺利拿到结业证书。她创建的50亩沃柑、砂糖橘果园于2018年被评为环江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先后带动周边60户贫困群众种植沃柑、砂糖橘共800多亩,预计到2022年,产量将达到250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环江县依托合作社经营者、管理者以及“田教授”“农老师”等为代表的“新农人”,以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持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为重点,积极推动“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2014年至2018年,全县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49人,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1279人。2019年,全县共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后续跟踪服务技术培训5期,培训学员500多人,培育高素质农民405人。
2017年12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的85后小伙覃华磊毅然放弃“铁饭碗”,决定回到家乡创业。“我的合作社基地位于大安乡环界村才况屯,主要种植沃柑、砂糖橘。从原来的100亩扩建到现在的300亩,目前已投资近200万元,今年已经实现当年收支平衡,预计明年能逐步收回成本。”年轻、有文化、善学习是覃华磊身上的标签,他看好农业发展前景,更愿意成长为与时俱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去践行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环江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站站长周江宁介绍,今年,该县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1750人,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向基层、向产业、向经营主体延伸。同时,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有热情的带头人。
环江县通过培育产业“领头雁”、创业致富带头人和产业指导员等“新农人”,带动全县约2.1万户贫困户发展“5+2”产业,突出发展桑蚕、优质稻、柑橘、香猪、杉木、菜牛、油茶等主导产业,融合发展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全县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4.63%,为产业振兴输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韦艳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