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展+线上展!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采用全新模式举办
前不久
第17届东博会正式官宣
确认今年继续举行
↓↓↓
官宣!第17届东博会和峰会将继续举办!
今天下午3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第17届东博会等情况
马上来看这场重磅发布会都有哪些内容
聚焦发布会
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情况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发布会,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就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双方有效推动了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与东盟进入了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双向投资额达2230亿美元,总体结构趋于平稳。中方在东盟设立了2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贸合作逆势增长,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4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绩斐然,东博会、峰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于今年11月27日开幕的第17届东博会、峰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为有效应对全球疫情,首次“跃上云端”,采取“实体展+线上展”的形式举办,即举办实体展,同步上线“云上东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实体展以境内参展参会客商为主,境外客商以“云上”参展参会为主。开幕大会邀请中国领导人和东盟10国及特邀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国家领导人线上演讲,同时在南宁设主会场。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本届东博会同步举办中国-东盟自贸区10周年专题论坛,中泰建交45周年、中缅建交70周年、中菲建交45周年3场建交纪念活动。为落实中国和东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问题特别外长会议《联合声明》,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及分论坛。
为给客商提供更多商机——
本届东博会首次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
扩大陆海新通道展区规模;
继续设置东盟商品展区、“一带一路”国际展区;
举办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题推介会;
加大国内采购商邀请力度,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举办涵盖卫生、国际产能、技术转移、信息港、农业、环境、统计、金融等领域的8场高层论坛,进一步拓宽“南宁渠道”。
在永不落幕的“云上东博会”,开展全域营销,中外参展商可全年在线进行展示洽谈、直播营销。
本届峰会精简活动数量,同样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除开幕大会外,将重点办好主题国(老挝)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在其他时间举办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论坛、2020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大会。
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建成10周年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应对疫情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李成钢: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10周年,10年来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与东盟进入了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双边贸易额从2010年的292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6415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双向投资额达到了2230亿美元,总体结构趋于平稳。中方在东盟设立了2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东盟不仅在去年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在今年逆势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5月29日,双方发表了经贸部长关于《中国—东盟经贸部长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强自贸合作的联合声明》,强调双方加强合作、坚定信心、消除疫情对全球和区域贸易投资的影响。承诺携手应对疫情,开展各层次和各领域的抗疫合作。充分肯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促进双方贸易投资发展的重要作用,承诺保持市场开放,营造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
下一步,中国将会继续与东盟各国一道落实好这一《联合声明》,继续实施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使更多企业和民众在双方的抗疫合作和自贸协定实施中收获利益,为促进区域贸易投资的增长和后疫情时期区域经济快速复苏作出更多努力。谢谢。
香港中外新闻社记者: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背景下,中央仍保留东博会作为国家一级展会继续举办,这充分体现了东博会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展会,承担着特殊的政治外交使命。请问,广西将如何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问题?确保政治外交的成果?谢谢。
周红波: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为了对东博会和峰会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万无一失,我们广西方面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公安部卫生健康委关于展览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全力做好东博会、峰会和整个社会面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严格履行展览活动疫情防控职责,专门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执行小组,制定和完善东博会、峰会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我们着重强化严防疫情的外部输入工作措施,对输入性疫情风险隐患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有效阻断疫情传染源,切断疫情的传播途径,确保东博会、峰会安全顺利举办。同时,为了保证东博会和峰会的高规格,我们创新办会的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办会。届时,我们将邀请中国领导人和东盟10国及特邀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的领导人线上演讲,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本届博览会和峰会推出了“云上东博会”。请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云上东博会”能提供哪些服务?谢谢。
周红波:感谢你对“云上东博会”的关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作为唯一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国家一类展会,首次采用“线下+云上展会”的形式同步开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举行“云上东博会”是服务国家周边外交,以云上高层对话平台促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行动,是应对疫情冲击、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数字经济合作、打造双边经贸合作新增长点的创新之举,是加快区域经济复苏、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新机制的具体行动,也是实施东博会顺利发展,助力广西“六稳”“六保”工作的务实之举。
这届“云上东博会”我们采取“四平台”架构构建,主要功能有:
一是线上展示平台。打造主办方、参展商、采购商等多方联动的展览展示平台,提供3D展厅、数据溯源追踪、网页“千人千面”等特色功能。
二是在线会议和洽谈平台。提供在线国际会议和商务洽谈等功能,结合AI技术推出大数据智能服务,网上洽谈会议功能,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配对和实时互动,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质增效,促进双方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一步深度融合。
三是全网营销推广平台。以网上直播和全域营销为服务亮点,充分整合国内优质的视频直播和营销平台资源,通过多方协同,实现全域营销和多平台联动。
四是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提供跨境电商交易服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东盟商品和国内优质出口商品的线上展示交易中心,“云上东博会”将使用国家认证的最高等级网络防护体系,客商在“云上东博会”进行贸易洽谈,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将得到金融级别的安全防护,确保用户的信息安全。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关于RCEP,去年东亚合作系列的领导人会议上已经明确今年要争取签署RCEP,现在进展如何?谢谢。
李成钢:目前,RCEP各方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法律文本的审核等工作,积极为年内如期签署协定作准备。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仍然面临风险的背景下,尽早签署协定对于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复苏、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方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东盟在RCEP中的中心地位,与各方尽快完成剩余的技术准备工作,共同推动尽快签署这个协定。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今年以来,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投资也是逆势增长。结合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复苏需求,我们想问一下,中国贸促会在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张少刚:中国—东盟合作迎来了第二个黄金10年,刚才已经介绍了当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情况,确实是印证了黄金10年的判断。我们知道,中国和东盟是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和东盟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始终保持密切的合作,贸易和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内涵,为双方在疫情防控和稳经济、保民生方面注入了新动能。中国贸促会紧紧把握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发挥峰会作为中国与东盟政商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作用,努力为中国与东盟工商界搭建更多有效的务实合作平台。
在办好今年峰会的基础上,中国贸促会将继续发挥自身渠道优势,密切联系东盟各国商协会和其他对口机构,挖掘更多利益契合点及合作领域,实现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建设。在巩固峰会原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搭建政企云对接平台,宣传推广双方营商环境和投资政策,拓展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激发双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经贸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通过贸促会自贸协定地方服务中心、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企业对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利用率。近年来,中国贸促会大力推动自贸协定与自贸试验区地方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54个自贸协定地方服务中心和11个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在一线提供贸易投资促进和商事法律服务,助推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企业国际化经营。广西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年来,紧扣国家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有序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将有效地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国贸促会即将新设中国贸促会(广西)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希望中心设立以后,通过政策宣介、人员培训等活动,帮助提高企业对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利用率,推进自贸协定成果惠及更多的企业和人民。
三是拓展中国—东盟工商界在商事法律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自2014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先后举办了5届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拓展并丰富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事法律方面的合作模式。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法律合作研讨会,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规解读、纠纷调解、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信息,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机制,帮助企业加强风险防控能力,探索多元化贸易投资纠纷解决方式。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请问广西与东盟在合作抗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深化广西与东盟之间的合作?谢谢。
周红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和东盟国家戮力同心,携手抗疫。据不完全统计,东盟国家文莱、越南、泰国、新加坡有关政府或者友好城市政府、商协会、华人华侨向广西捐赠了一次性医用口罩、酒精、防护服、体温计等医用防护物资或善款共计740多万人民币。广西也先后向东盟10国、东盟秘书处、东盟国家驻东盟使团等外交机构捐赠多批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服和隔离服、护目镜、体温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各类防护物资共计115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广西还向部分东盟国家分享疫情防控的经验,提供医疗技术支持,组建了我国向东盟国家派遣的第一支抗疫医疗队,提振战胜疫情的信心,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下一步,广西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同东盟的合作:
一是大力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
建设新通道是广西深化与东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正不断地完善与东盟国家的“硬联通”和“软联通”的合作机制。目前新通道的关键项目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已全面覆盖东盟国家,北部湾港自新加坡班轮每周2班常态化开行,中越跨界直通班列自去年8月起实现常态化运营。今年1—8月,累计开行102列,同比增长200%。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等一批中国—东盟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下一步广西将继续抓好通道上的铁路、公路、港口、航道等硬件设施建设,抓好物流的规模化,通关的便利化,三港一体化等软环境的建设,打造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效益最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二是加快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广西创新对东盟开放合作的试验田,我们全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一年来自贸试验区创新开展沿边互市贸易通关新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超过了75%,同时全面推广面向东盟的人民币区域挂牌交易,现钞调运和人民币贸易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越边境跨境劳务合作示范项目,中国—东盟金融城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开放平台的建设,加快构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提升服务中国—东盟合作的能力。
三是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我们将继续在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加快筹建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建设好北部湾大学,办好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加快建设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扩大民间交往和青年交流,不断为友好合作夯实民意基础。
四是推动后疫情时代的合作。
以携手共同抗疫为契机,不断加强卫生保健领域的深化合作,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寻求新机遇新发展,在贸易、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防疫等领域拓展合作,完善和加强各领域合作机制,不断探索新的区域合作之路。谢谢。
国际商报记者:刚才介绍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走过10周年历程,RCEP预计于今年签署。广西自贸试验区从国内来看,也是走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节点。作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盛会,在帮助企业了解和运用相关贸易政策方面会做哪些工作?谢谢。
李成钢:东博会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和载体,根据往年的实践,通常我们都会在展会期间集中宣介中国和东盟之间相互进行经贸合作的一些制度性安排,帮助企业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政策环境、具体规划、推进步骤,同时我们还会举行一系列研讨会,展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未来的前景和潜在的领域,汇集各方面的智慧和想法,为未来的深化合作开拓思路。今年我们仍然会坚持这种做法,也欢迎各方参与,在东博会期间去参与我们的论坛,参与我们的政策宣讲会、说明会,我想,这些参与既有助于督促我们进一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也会使企业能够更深入了解政策环境和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谢谢。
张少刚:再补充几点,刚才李成钢部长助理着重介绍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将开展的一些活动。从中国贸促会的角度,我们还有一系列常规化活动推动中国企业了解和参与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内的各类自贸区建设。
第一类活动是企业培训。我们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面向企业举办数十场有关自贸区方面的培训,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各类自贸区、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以及参与自贸区建设的途径,提高企业利用自贸区、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的使用率。这些年已经初步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我们还会再继续推动。
第二类是信息发布。中国贸促会定期会向各界发布包括自贸区建设在内的各类商务和投资信息,帮助企业以比较直接和快捷的方式了解重要贸易伙伴的政策变化和商业合作机会,帮助他们抓住各类可能的商机,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第三类活动是商事法律服务。我们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培训班,提高企业了解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协助他们妥善应对各类贸易和投资争端,维护自身的利益。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今年在国际贸易投资比较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呈现出了比较好的态势。请问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商务部在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方面还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李成钢: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是正增长,今年东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应该说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特别是在今年这种背景下,更是一个亮点,也非常不容易。我想,这本身得益于长期的推动,也得益于今年特殊的努力。我们也回顾了一下,出现这样一种结果,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是独特的地缘和经济条件。中国和东盟地缘相近,经济互补性强,开展贸易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中国—东盟贸易为双方的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双方的经贸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特点,为双方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优越的政策环境。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双方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自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以来,由于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协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的门槛都降低了,自贸区的红利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
三是有效的抗疫合作。疫情之下,全球的经济都遭受重创,中国与东盟守望相助,积极开展抗疫合作,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建立了商务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并积极探讨建立中国—东盟和东亚区域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网络,维护地区供应链产业链和金融的稳定。
这三个方面使得中国在今年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中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健的态势,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下一步,我们双方还会继续推动合作,不断向前发展,主要会聚焦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毕竟现在疫情还是困扰全球的一个大问题,所以中方愿意与东盟相互分享,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畅通,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共同落实好关于抗击疫情、加强自贸合作的联合声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持人员往来和物流畅通。加快实施已经商定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二是推进经贸务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进一步对接,加快地区经济的复苏进程,建设好中方企业在东盟国家建设的经贸产业园区,拓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这些新的合作领域,利用线上和线下贸易投资展会与地区国家拓展彼此市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进程。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继续推动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澜湄跨境经济等次区域合作,推动RCEP年内如期签署。同时我们还要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中国将会与东盟各国共同办好第17届东博会,更好的惠及双方的企业和人民。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