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陈双村多民族携手 齐心奔小康原创

环江融媒体中心 2020-10-10 阅读量 1086

小河弯曲穿行,流水潺潺;道路两旁果园成片,橘香阵阵;果树和田畴间,青砖灰瓦交相掩映,各族群众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走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毛南族、苗族、瑶族移民点,一道道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这是一个移民大村,居住着壮、汉、毛、苗、瑶等7个民族,共有731户3227人,其中移民393户1920人。这是一个移民新村,交通便利、产业配套、环境优美。

陈双村航拍图

陈双村整齐划一的建筑

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阳光的沐浴下,昔日住在边远山沟的毛南族、瑶族、苗族群众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开发,发展水稻、桑蚕、水果等主导产业,与当地各族群众共同勤劳致富,谱写了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新篇章。

和谐幸福之花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常开常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陈双村,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亲如一家。

苗族群众刚从山里搬来时,没有水牛、不会种稻谷,当地的汉族、壮族、毛南族群众给他们提供水牛、收割机,教他们种稻谷、学习生产技术,一起种植甘蔗、砂糖橘。

苗族群众黄彩艳

刚搬来这里的时候,附近群众非常热情,他们无私地传授我们生产技术。我们平时相处在一起就感觉像一家人。

韦玉荣原来住在驯乐苗族乡长北村尾召屯,因为土地贫瘠,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他搬迁到陈双村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种起了甘蔗,生活状况开始好转。经过外出考察学习,他带头将甘蔗地变成柑橘果园,尝到甜头后,他利用自己学到的技术带领本屯及周边群众种植特色水果。2018年,他的果园产值达20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村民在果园里劳作

有了富足的生活,村里开始注重体育、民族文化的发展,先后组建了芦笙队、龙舟队等文体团队。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各村屯都隆重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族的“罗嗨山歌”在这里竞相表演。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传承和发展了民间“族宝”,提升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也让小康生活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2017年,韦玉荣随团参加中德建交45周年拜罗伊特国际青年艺术节,把苗乡的“芦笙踩堂舞”跳到了国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3年9月以来,陈双村相继成立了毛苗瑶片区党支部、党群理事会等,并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党委搭台、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先锋驱动——产业带富工程”模式,全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推动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

村民聚在一起看报

各族群众通过生产联营,累计种植砂糖橘、沃柑、红心香柚等特色水果6431亩。毛南族、苗族、瑶族三个移民点的少数民族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不足5百元增长到1.5万元,其中双乐屯苗族群众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同时,陈双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走“红色党建+绿色旅游”道路,各族群众自筹160多万元,创办了“毛苗瑶”农家乐园,打造集饮食、观光、民俗表演于一体的“毛苗瑶”特色生态休闲娱乐旅游景点。

组图:陈双村丰富多彩的活动

陈双村党总支部书记韦炳录

农家乐搞起来以后,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去年创收有70多万。下一步我们将鼓励村民把软硬件搞好,争取一年四季给游客有文化节目欣赏,有风景观光,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现如今,喝三碗苗家的土酒、听一曲毛南的迎客歌、看一段瑶族的长鼓舞,再体验一次多民族风情的百人长桌宴,就能感受到陈双村群众的幸福生活,不同民族间真正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2019年12月,陈双村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陈双村村口

感谢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让我们各族同胞在这里心连心携手奋进 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毛南族群众谭建波说。


来源:环江融媒体中心 记者蒙良德 劳志聪(见习)值班编辑:韦丽硕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返程高峰将开启!不想被堵在路上,收好这份攻略!
广西交警微发布|2020-10-07
半幅贯通! 松旺至铁山港高速离通车目标再近一步!
广西新闻网、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2020-05-28
假期尽情嗨!南宁开通多条夜间经济网约定制专线
南宁日报|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