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福州“好戏连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福州10月10日电 题:数字福州“好戏连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秦宏
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齐头并进,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来,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大潮,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为全国最大纺织业集群地区之一的福州长乐区,借力数字技术和工业互联网,传统纺织业正变得轻盈而时尚。“以检测工序为例,车间一天可生产8万卷锦纶丝线,原来检验速度慢,产品无法及时出货。”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厂长付重先说,以前人工一天只能抽检1万卷,效率慢、用工多,产品良率还不稳定。数字化改造后,通过“机器换工”可实现全部产品即时检验。“检测条线用工从120多人降到30人,产品优等率稳定在98%左右。”
在景丰公司车间里,只见众多机器人高速运转,却很少见到工人身影。付重先说,目前已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用工不足传统车间的1/3,生产效率却呈倍数增加,综合成本低于同行数百元。在行业产能总体过剩、今年市场严重萎缩背景下,公司1-8月份产量仍保持10%以上增长,保持盈利。
融入数字化浪潮已成为众多行业共识。近年来,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入数亿元推行智能化车间改造项目,信息化系统覆盖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企业所有业务场景。公司董事长陈文豪说,智能化车间建设在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成本。
近年来,福州市数字产业化也在不断加速。一批龙头企业和科技型创新企业,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延伸业务边界。
成立8年以来,位于福州马尾区的物联网企业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从最初做传感器加工发展成为如今的集传感器制造、算法和应用创新于一体的“瞪羚”企业。公司副总裁严士政说,公司去年营收1亿多元,通过“大数据”积累上的数字产业化业务探索,今年计划保底营收3亿元左右。
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为核心,数字经济已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借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场”之利,福州市不断引资兴业,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统计显示,2019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达3900亿元,已占GDP的40%以上。
上机箱、组装CPU、组装内存条、装机箱风扇……2分钟内,一台搭载国产化芯片的主机就能在福建省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完成生产。这个由福州市高新区携手华为联合打造的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今年5月实现全面量产,为福州数字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该基地芯片整机年生产量可达10万台,产品将率先在福建省推广使用。
除高新区外,作为“数字福州”重要承载地,长乐区的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目前已吸引包括“国字号”平台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447家企业注册和入驻,注册总资本约386亿元,初步形成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链;在马尾区的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185家物联网企业联手推进该领域标准制定、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在福州软件园,770家软件相关科技企业,技工贸年总收入超千亿元。
目前,福州正加快推进“5G+光网”双千兆城市建设,计划到2022年建成超3万个5G基站,推动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福州还在大力推动数字赋能平台经济发展壮大,促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去年6月以来,已有251个平台经济项目落地。
“今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将力争突破4500亿元。”福州市大数据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青雅说,福州将继续发力数字新基建,加快推进数据开发利用,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平台效应,深化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合作,多措并举推动福州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