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广西人,我们都要有“粮心”!
正在或者已经吃过午饭的你,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10月16日是
“世界粮食日”
2020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
“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
如今,
在中国的各个城市,
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品尝来自全国
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
但你是否知道,
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食物背后,
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
俗话说,“一粒米需要7斤4两水的滋养,一碗饭相当于吃下三四丛稻子”,粮食来之不易,关于粮食,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在这个物资丰富的年代,对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说,早已体会不到曾经那些饥饿年代的痛苦体验。而老一辈人在提起“饥饿”时,难忘的故事还是颇多的。近日,广西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忆苦思甜,感慨要珍惜当下。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与粮食之间的故事。
一粒米好比天上的一颗星
家住桂林的李爷爷今年75岁,曾是一名小学老师,他对饥饿深有体会。他说,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只要是猪能吃的人就能吃;山上的野果还没熟,就被人争相摘了去;野菜只要不刺喉咙,就大把往嘴里塞。“我们那时候,看见一粒米就好像看见天上的星星一样开心,即使吃白米饭,都觉得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记者得知,身为教师的李爷爷在退休前,常在课堂上提起这句话。于他而言,忆苦思甜会时刻警醒自己,不管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利于保持自己的本心。他时常在食堂与学生一起进食,他告诉学生,生活条件虽越来越好,但要明白今天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应该怀揣着最初的“粮心”。
2020年春季,李爷爷在犁地,为种植花生做准备。李爷爷供图
说起粮食的话题,老一辈人不约而同地回忆起粮食匮乏的六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粮食成为了市民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如何才能不饿肚子,是大家每天考虑最多的事。70岁的于奶奶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是家中长姐,为弟妹们寻找吃食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于奶奶说:“秋天的蚱蜢、泥鳅是最肥的。把这些东西放火里一烤,那可比现在的烧烤美味。”但于奶奶不舍得吃这些东西,她常吃榆树皮裹腹,她说榆树皮下面的汁水是甜的,比野菜还好吃。今天的于奶奶,珍惜碗里每一粒米饭,并时常叮嘱家中晚辈不要浪费粮食。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最放心、最天然的大米,于奶奶与家人种植了两亩地水稻。于奶奶供图
贫穷的年代,吃一顿饱饭便是一般人家最大的奢望,对他们而言,虽苦尽甘来,但节省的习惯伴随他们一辈子,他们珍惜粮食,不仅因为粮食宝贵,也是他们对那段岁月的尊重。
当粮食不再是稀缺品后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广西全区粮食产量为1332万吨。
种类丰富、价格合理的粮食任顾客挑选 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易心一 廖玉贞 摄
记者发现,当粮食不再是稀缺品后,年轻一代的广西人很少有人需要为温饱发愁,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的是饮食观念的不同,他们更为注重食物的味道与品质。姜小姐是南宁市兴宁区的一名房产销售,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上都会泡一杯燕麦当作早餐,中午点一份减脂外卖,通常是三明治和沙拉,晚上自己做一顿饭,主食一般是各种粗粮。“27岁之后我就很少再吃大米了,杂粮有营养又可以减肥,平常可能我爸妈吃米饭,我就自己煮些黑米吃。”
姜小姐平时吃的三明治,大多是全麦面包、鸡胸肉和其他配菜 姜小姐供图
莫负“粮心”
“我经常跟女儿说,工作太辛苦了,要吃点好的、有营养的,最重要就是不要浪费。”陈先生是60后,家里兄弟姐妹4人,算是“挨着饿”长大的。他对记者说,时代变了,他不会要求女儿像自己一样节俭,但不能浪费还是很重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条件改善了,广西人对于食物的尊重依然烙印在心中。
假期的时候,陈先生与妻子回老家,帮父母下地干农活。陈先生供图
“我爷爷跟我说过,他们那个年代,家里正月蒸的馒头发糕,一吃可以吃一个星期,过节时才能吃点肉,所以他们格外盼望过年。”唐志是广西民族大学大二的学生,从小就听爷爷讲从前的事情,因此他对食物一直抱有敬畏之心。唐志一直奉行吃多少打多少的原则,在和朋友外出聚餐时,吃不完的食物,他都会提醒大家打包带回去。
唐志的爷爷将近70岁,但仍不肯歇下,他在家中种植大量沃柑。假期,唐志常主动去地里帮忙。
唐志供图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感怀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付出,惊叹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也不要忘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美好品德。每一粒粮食都应该有它的归属,不仅是在世界粮食日,每一天,我们都要给予粮食足够的珍惜和尊重。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用一点一滴的行动
造就未来
最后 留一个小小的问题
今天,你吃完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