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一粒米”的“蜕变”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8日电 题:黑土地上“一粒米”的“蜕变”
新华社记者杨喆
秋收时节,黑土地上稻浪飘香。虽已夕阳西下,周厚超仍驾驶着收割机抢收水稻。周厚超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鑫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今年,经历了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丰收年。
“今年产量、价格都不错,可以和收成最好的2013年相媲美!”周厚超说。
52岁的周厚超种地已有30多年了,“以前种地,最看重的是产量。”周厚超说。
在周厚超记忆里,为追求产量,他曾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用量,带来的是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水稻品质不高,很难卖上好价钱……
周厚超所在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中华大粮仓”。如今,“一粒米”的蜕变在这里随处发生。
走进周厚超的合作社,院子里一群鸭子正在散步。“这是我们养的稻田鸭,春夏放养在稻田里,鸭子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也是水稻不用农药和化肥的象征。”周厚超说。
除了300多亩鸭稻,周厚超今年还种了蟹稻和鱼稻共700多亩。“有机种植虽然产量低一些,还得人工除草,但产出的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公顷能增收3000元左右。”周厚超说。
今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8500万亩。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一粒米”的“蜕变”。对于黑龙江农垦浓江农场农户温学全来说,今年种地最大的变化是用上了江水。
投资近50亿元的青龙山灌区工程正进入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这一工程可引江水灌溉三江平原上的水稻,改变部分地区长久使用地下水灌溉的情况。
“我们这儿处于第三积温带下限,由于成熟度不够,以前很多优质品种不能种,用江水灌溉,水温比较高,现在一些品种可以放心大胆种了。”作为最早一批用江水灌溉的农户之一,温学全今年放开手脚种了700亩优质水稻,每亩可增收200元左右。
曾几何时,年复一年种地、收粮、送粮库这一循环是黑土地上许多农民的真实写照。如今,面向市场,更多人在琢磨将“一粒米”卖得更好。
“为把好大米卖出好价钱,我们近年来每年都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也在品牌、区域地理标识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绥滨县粮食局党总支副书记李仁兴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