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这样复苏很“河池”
夜游怀远看演出、康养旅游赏美景、乡村旅游品民俗……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河池市共接待游客175.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7.01亿元。
这是河池市多措并举,助推文旅行业复苏的一个缩影。
广东旅游团坐船游览大化百里画廊景区。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有效缓解,河池市结合自治区出台的助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的系列文件,制定了《河池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对文旅企业给予减免部分费用、下调贷款利率等政策,助推文旅企业渡过难关。
游客畅游宜州怀远古镇。黄吴芳晓 摄
鼓励群众出游 活跃旅游市场
为鼓励群众出游,活跃旅游市场,今年4月以来,河池市先后组织“壮美广西 三月三暖心生活节·山水壮乡畅游广西”旅游精品线路发布仪式、“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河池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以及各县(区)系列主题活动等,出台各项自驾游、自由行等方面的优惠举措。
东兰县各族群众在红色旅游景点——拔群广场庆祝丰收节。黄彩虹 摄
4月8日,2020年“广西人游广西”(河池)文旅复苏自驾游启动仪式在金城江区珍珠岩景区举行,20辆自驾车约60人开始自驾之旅,吹响了河池文旅行业复苏行动的号角。
开发线路产品 提供多样选择
加强创新扶持,开发区域旅游线路产品。作为2020年桂中生态旅游圈联盟和巴马国旅区营销联盟的轮值市,河池市结合各县(区)地域特色和疫后游客的市场需求,收集整理了20多条特色旅游线路,推出桂中民族风情体验之旅、桂中生态休闲体验之旅、桂中生态露营体验之旅、巴马国旅区休闲养生之旅、巴马瑶山探寻养生之旅、巴马国旅区天坑地心探险之旅等6条精品旅游线路,涉及亲子研学、休闲养生、非遗体验、寻幽探险、攀岩拓展、夜游项目等多种特色玩法,明确的主题定位融入当地人文特色,综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游客提供多样化选择。
国庆期间,南丹歌娅思谷景区表演上刀山节目。
金城江英洞瀑布
做好自我推介 迎来破冰之旅
让文旅市场复苏,还要做好自我“推介”,积极走出去、引进来。5月底,河池市组织全市11个县(区)多家文旅企业,率先赴全区13个地市开展“广西人游河池”文旅推介活动,这也是河池市政府与行业协会针对区内旅游市场,开创性联合举办的一次大型推介会;9月,到广东、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五省一市开展旅游系列推介活动,期间,意向合作旅行社、专线批发商超过300家,并于10月组织全国主要组团旅行社和自驾游联盟负责人及媒体记者共500人,赴河池开展精品旅游线路踩线考察活动,进一步深化合作和拓展旅游产品销路。
都安国际洞穴潜水基地。
环江下寨漂流。
7月18日,2020年厅市共建旅游消费扶贫暨大化欢度祝著节活动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当天,来自广东的400多名游客赴河池各大景区开展为期四天的长寿养生及民俗风情体验之旅,河池迎来了首批疫后跨省游团队;7月19日,广西跨省旅游重启开放迎客仪式在巴马瑶族自治县举行,来自陕西、上海、四川等9个省份的52个团队近3000名游客齐聚巴马,河池迎来了开启各地跨省团队游的“破冰之旅”。
大化达吽小镇亮灯迎客。喻湘泉 摄
文旅行业复苏 游客络绎不绝
在多措并举下,河池市各县(区)旅游业快速复苏,景区接待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尤其巴马、宜州、南丹、大化、罗城等县(区)的多条旅游线路及旅游景区广受人们青睐,游客络绎不绝。
罗城棉花天坑
为保证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河池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通过现场检查、视频监控等形式,掌握重点景区客流量情况。同时,将“错峰、预约、限流”工作要求形成常态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景区景点相关信息,实现门票分时、分段预约,错峰入园,控制瞬时流量。各A级旅游景区秩序井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引导了游客分流。
游客在刘三姐故里景区游玩。覃芳思 摄
截至9月底,河池市拥有星级旅游饭店54家,复产复工52家;拥有旅行社35家,复工复产24家;44家A级旅游景区、44家乡村旅游区全部复工复产,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351.26万人次。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玉厦 通讯员 韦昌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