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有“术” 致富有“路” 巴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共圆小康梦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建“主业”与扶贫“主责”融合统一,不断激发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强化工作措施,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脱贫成果不断巩固。
所略乡贫困群众在皇菊种植基地务工。黄秋霖 摄
巴马蛋鸡生态养殖基地,工人在现代化的产蛋房里分拣鸡蛋。班华席 摄
激活“总开关”,推动上下齐心动起来。持续深化巩固县四家班子领导包乡镇及贫困村制度、易地扶贫搬迁“八包”制度,完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实行“一周一任务清单、一周一村例会、一周一实地核查、一周一通报”“四个一”工作制度,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具体化,把脱贫攻坚成效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拧紧攻坚责任链条。建立软弱涣散“负面清单”,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1个,建成标准化、规范化贫困村党支部37个,撤换不胜任党组织书记3人。投入1.2亿元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6个,建筑面积均达420平方米以上。提高待遇保障水平,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目前,村定员全额补贴干部,每月最高报酬为3500元。探索建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自然生态“五位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把金融支持、产业奖补、项目安排、培训学习、评优评先等与信用积分挂钩,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破解“干部干、群众看”“越扶越懒”难题,该体系建设荣获“2019年度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案例”。
那桃乡兰廷村甜茶基地,贫困群众在采摘茶叶。 黄肖桦 摄
燕洞镇同合村贫困户发展养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梁绍恩 摄
壮大“生力军”,推动攻坚力量强起来。发挥党组织“一线作战部”作用,全面加强攻坚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开展干部夜校培训班28期,提升党员干部引领脱贫攻坚的素质和能力。实行农村在职党员脱贫攻坚专项述职评议考核,深化拓展“红雁引飞党员能人带富”工程,从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强化扶持力度,先后发展贫困村青年党员114人、培育党员能人195名,135名农村党员带头脱贫致富。选派252名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全县103个村,推行驻村帮扶“四个一”,即“1名县领导联系村”“1个工作分队驻村”“1名第一书记挂村”“1名乡镇领导包村”,形成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干部帮的帮扶格局。加强管理服务,先后对表现突出、愿干善为的21名驻村工作队员给予提拔重用,调整召回72名,约谈后援单位领导20余人次。
那社乡祥兰村村民在食用菌基地务工。凌吉荣 摄
凤凰乡隆祥兔养殖场一角。凌吉荣 摄
搭建“新载体”,推动造血功能旺起来。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采取“党支部牵头引导、合作社整合经营、党员示范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四级联动办法,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有机农业种植等特色产业,全县创建各级示范区(园、点)99个,57个贫困村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建设产业基地80个,带动4569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经营新主体。编制扶贫产业发展规划,构建“5+2”扶贫产业体系,覆盖96.81%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实施东山乡、西山乡生态扶贫试点种植“六个一”和养殖“六个一”生态扶贫产业工程,全县10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11个村收入达10万元以上。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资源合作、资金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参与到扶贫产业发展中来,实现抱团发展、增长增收。村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向贫困户流转土地3061亩,吸收资金入股3320.2万元,吸纳3608个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15641户贫困户与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结成帮扶对子,实现长效稳定增收。
百久安置点贫困群众在合作社管护食用菌。 姚再俊 摄
巴马原种香猪生产基地。黄大优 摄
巴马原种香猪生产基地一角。班忠华 摄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通讯员 罗恩才 罗福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