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专访】护士徐斌 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1/8)
广西新闻网记者 刘帅龙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七十年前的一首战歌响彻华夏,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135万中华好儿郎迈出国门,在物资匮乏,武器装备水平极为悬殊的不利条件下,打出了军魂,昭彰了赫赫国威。硝烟散尽,英雄解甲,可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因为,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雄壮,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脊梁!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广西新闻网独家策划推出抗美援朝老兵系列专访,真实还原在不同岗位视角下,那场气壮山河的战争,让我们铭记,这些最可爱的人。
徐斌,女,1929年生,1950年10月作为志愿军第一分部护士长随军入朝。她与爱人相识于朝鲜战场,生产仅40天后,便毅然携子重返朝鲜的工作岗位。她的一生经历动荡与战乱,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代的巨变让她深深体会到了国家一统的重要意义,她常说:“那么苦的年代我们那代人却人人拼命上前线,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怕死’,现在的小孩可能很难体会到这种感情咯。”
经历动荡方感国之不易 争先恐后以上战场为荣
“我是沈阳人,接受了13年的伪满洲国亡国奴教育,在我们小时候,公园还有很多场合都会有块牌子写着‘中国人与狗不能入内’,甚至老百姓不能买米吃米,只能吃糠,不然会被判成经济犯。”徐斌愤愤地回忆道,“那样的日子太可怕了,我们每天被教育灌输着这些低贱的生活就是我们中国人该有的生活。”
经历了伪满洲国的殖民统治、国民党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动荡的年月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宣告结束,徐斌终于与广大同胞们一同享受到来之不易的统一与和平。可就在硝烟未尽之时,美帝国主义企图以朝鲜为跳板,对新中国构成新一轮的军事威胁,并派机轰炸了我国丹东等地区。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举国掀起了报名志愿军的热潮,21岁的徐斌也怀揣着热血上了战场。
“那时我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志愿军,都以先上战场为荣。怕死?哪怕在战场上,我们连想都没想过。”徐斌说。
物资奇缺设施简陋 严苛条件下方显战士风骨
“1950年,我们摸着夜色过了鸭绿江,敌人的飞机就这么在我们头上来回飞,隔一段时间就来一轮轰炸,可我们怕都没怕过!”忆起峥嵘岁月,徐斌的眼里闪过了一丝自豪,她说,“进朝鲜时,天气已经很冻了,我们穿着单衣进去的,直到12月我们才陆陆续续穿上了棉服,加上我们武器装备又落后,后勤补给又短缺,医院也是严重缺药,但大家都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那时的人真的是好样的!”
入朝后,徐斌被分配在志愿军第一分部任护士长,由于入朝初期物资奇缺,后勤医院建设简陋,从前线受伤下来的战士只好安置在后方朝鲜村民们的家中,甚至只能躺在简陋棚洞内的担架上。每日,徐斌就领着护士们小跑着挨家挨户地给战士们治疗,剩余时间便与工程兵们争分夺秒的挖建棚洞。“那时真的是没日没夜地干,差不多每天都会有一车皮的受伤战士送下来,连治疗带挖洞,基本都没有合眼的时间。”徐斌缓缓说,“那时的战士真的是好样的!基本不到严重到不行的伤病,绝不会有人下前线。”
由于战场上卫生条件奇差,受伤感染破伤风的战士不在少数,加上气候严寒,冻伤坏死的病例也是常见,苦于当时条件严苛药物奇缺,许多战士都是在未打麻药的情况下躺在担架上接受的截肢手术。“这里没有呼天抢地的,送下来的战士们都在咬着牙坚持,甚至都盼着快点好了再上前线。他们的意志,真的是厉害!”徐斌由衷地感叹。
分娩仅40天便重返岗位 守护国家愿拼到底打到死
“1950年到1953年,是打得最厉害的三年,当地的朝鲜老百姓自发地加入我们一起工作,主动把家里空出来,没日没夜的运送伤员,照顾伤员,还帮我们挖棚洞……我们和当地的朝鲜老百姓简直就像一家人一样!”徐斌回忆说,“老百姓们还抢着帮我们洗衣服,看到照片上这些军装了没,全被老百姓洗成了白色的,哈哈哈。”
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订后紧张的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1954年开始,村里参军的朝鲜男丁陆陆续续回来结婚了,那时真的是喜庆啊。”徐斌说,“今天这家人拉着我们去吃喜酒,明天又到那家人结婚,都可着劲地蹦,大家那叫一个开心!”
随着这波“结婚潮”,1954年,徐斌也与同属志愿军一分部卫生部的爱人在朝鲜战场上完婚了,1955年,刚在沈阳安置所分娩仅40天的徐斌毅然决然地带着未满百日的孩子回到了朝鲜,直至1957年才随军回国。“孩子平时都是朝鲜乡亲帮带,祖国需要我,无论怎样我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徐斌坚定地说。随之满含的,是那饱经风霜的皱纹间透出的坚毅与执着。
“很多人不理解,我们那代人愿意为国家拼到底打到死的那股狠劲,因为我们这代人,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家统一安定的重要性,我们不怕死,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来之不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徐斌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