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书记”回乡驻村忙扶贫
法棠村村路旁竖起了新电杆。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鸿怡 摄
宋立强(右)与养羊户前往养殖场查看肉羊生长状况。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鸿怡 摄
宋立强在给肉牛添加饲料。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李鸿怡 摄
广西新闻网大化10月28日讯(通讯员 罗洋 李鸿怡)“下个月,我们养了大半年的七百弄鸡就要出栏了,这次预计有1500只。”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乡法棠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立强向笔者介绍该村七百弄鸡养殖场的基本情况时,开心地表示,“村民又可以分红,将有钱票子进口袋了!”
法棠村距大化县城87公里。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285户970人,其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395人。2018年4月,南方电网广西河池大化供电局派出以宋立强为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队3人入驻法棠村(次年又加派1人协助),与当地政府、村两委及村民们一起研究脱贫致富的办法。这对宋立强而言,在自己年过半百即将退休之前,能返乡奉献自己一分力量,是一件光荣而自豪的事情。
争取资金 修好村路
宋立强的老家就是江南乡。他知道法棠村一直都没有通水泥路,屯与屯之间的砂泥路坑坑洼洼,村民们出行苦不堪言。
要致富,先修路。宋立强入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争取建设资金,把村路建好。
为此,宋立强三天两头往返于乡府、县城,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对村里道路修缮情况进行沟通、汇报。由于来回路程需要等船过渡,他跑一趟至少需要4-5个小时。经过多方奔波,他终于为法棠村争取到帮扶资金255万元,先后修缮了村部经弄沙屯至美沉屯道路4.7公里、弄羊屯至仁里屯道路2.5公里、弄能屯至弄方屯道路1.0公里。截至2019年10月底,法棠村各屯之间均通上了水泥路。
农网改造 情暖人心
多年以来,因为法棠村的供电线路存在年久老化等问题,不时出现跳闸、停电事件。逢年过节时,随着居民用电量增多,这种现象更是频频发生。
为了提高当地村民的用电可靠性,宋立强积极争取到单位的大力支持,对法棠村进行农网升级改造。截至目前,法棠村电网建设项目达6项,总投资180.5039万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557千米,0.4千伏线路8.377千米;新建及改造配变台区7台,容量340千伏安;全村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8%,全村各屯都已通动力电,所有农户都已通生活用电,户均容量达到2千伏安以上。
宋立强在前期走访中还发现,法棠村有低保户34户、五保户5户,按国家相关政策,他们可以享受每月减免10度电的优惠,但由于一些人对政策不了解,或不懂到当地供电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就一直没有享受这个福利。
随即,宋立强主动上门入户帮这些低保、五保户收取相关材料,并到辖区供电所为他们代办相关手续,落实减免政策,为他们减少用电支出,给他们心里送去温暖。
发展产业 致富有路
路通了,电到了,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如何指导村民们脱贫致富,又是宋立强面临的现实问题。
宋立强结合法棠村实际情况,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在这里发展七百弄鸡、牛、羊之类的养殖产业,才有比较好的“出路”。
为了村里群众掌握养殖技术,宋立强分批带领大家到已脱贫的村部去学习,和村“两委”班子讨论养殖方法以及措施,多方协调号召外出劳务工人员回村创业,成立了仁里肉鸡养殖场、弄沙肉牛养殖场、弄仇/弄能肉羊养殖场等4个养殖基地,组织农户养殖七百弄鸡、努比亚羊及新疆褐牛。
宋立强在入户走访时还发现,一些村民通过种桑养蚕,收入还可以。为此,他积极争取到帮扶资金和桑树苗,发动并帮助群众开展规模化生产。目前,仅村民韦志安种桑面积已达20亩,养蚕约6万只,年收入5万元。
“多亏老宋书记忙前跑后,为我们争取资金,帮建扶贫车间,免费提供种养技术指导,免费提供种苗…… 现在大家除了养殖收入,还有产业奖补、年底分红等,生活都有了盼头。”说起“老宋书记”,村民们一边是感激,一边是钦佩。
主动请缨 坚守扶贫
1965年出生的宋立强,在他到任法棠村驻村第一书记时,已经53岁了。2018年年底,根据县里对派驻村扶贫干部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的要求,单位领导有意换人接力完成法棠村脱贫攻坚战、持久战。
消息传来,宋立强就坐不住了。他一想到这是生自己、养自己的家乡,而家乡的脱贫路才刚刚起步,在这个时候离开,将会严重打击村民们的脱贫积极性,于是,便写申请、打报告,主动找单位领导和县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并且及时到医院进行体检检查,主动请缨继续坚守扶贫岗位,为村民们脱贫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宋立强真情帮扶、倾力脱贫的干劲,让很多人深受感动,单位领导和县里相关部门最终同意他继续驻村工作。在宋立强的带领下,截至目前,法棠村已经脱贫73户377人,贫困发生率1.86%。余下6户18人也将到今年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