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进入复赛阶段
原标题: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 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
——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进入复赛阶段
参赛选手带来优秀项目,并介绍项目团队和内容。(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南宁主赛初赛现场,专家评委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判和指导。
评委对参赛项目进行考核。
本届大赛在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初赛。
(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在动漫分赛现场,参赛团队代表向评委介绍项目。 (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本报记者韦静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10月29日—30日,由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SCAPE新加坡国家青年发展中心、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南宁市外事办公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西代表处协办,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初赛在南宁成功举行。这是我市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的决策部署,以“数字南宁”建设为抓手,探索建立“互联网+东盟+双创”创新发展模式,完善现有交流合作机制的一项重要成果。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8个国家及国内各地共计423支队伍报名参赛,同比去年增长21.6%。参赛选手通过大赛搭建的线上线下平台展示创新项目、碰撞智慧火花,经层层选拔、多轮角逐,南宁主赛26个参赛项目从初赛中脱颖而出,将进一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经济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圈。
创新集聚
形成中国—东盟创新产业聚集新生态
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推进,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南宁市致力打造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推出并完善智慧人社、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等智慧应用,部分应用处于全国全区领先水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市民和企业,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为东盟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南宁样板”。
2018年是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实施“智慧南宁”工程至关重要的一年,首届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在南宁举办,在业界取得广泛关注,也为南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两届大赛共吸引了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累计480多个优秀项目积极参与。获奖优秀项目陆续在南宁落地,多个东盟企业在南宁成立公司,部分已入驻协同创新中心,极大提升了大赛品牌知名度及行业影响力,促进了产业发展。
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以“数联东盟助产兴业”为主题,进一步升级,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设立南宁主赛、东盟分赛、动漫分赛。大赛旨在向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舞台,挖掘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变革、效率变革,推动产业链兴旺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
“通过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聚焦数字经济,引入创新企业,构建智慧城市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打造面向东盟的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应用示范;推动南宁市产业和区域有序发展,为重大项目引进提供指引,并有效利用各类要素、政策资源,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优良环境,打造区域产业品牌,链接东盟创新资源,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经贸的交流,形成中国—东盟创新产业聚集的新生态。”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海燕说。
本届大赛奖金丰厚,一等奖奖金10万元,二等奖奖金8万元,三等奖奖金5万元;除了“真金白银”的奖金,活动期间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为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免费多元化服务,主要包括:优先推荐给大赛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支持;落户南宁的项目(企业),将有机会获得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扶持资金、融资担保、银行贷款、贷款贴息推荐等;符合条件的,经审核后,提供华为软件开发云服务;对于人工智能团队,通过申请审核后,还将提供计算建模所需ECS云主机和GPU计算资源等。
亮点突出
新增人工智能组用AI技术解决难点痛点
和往届相比,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亮点突出,采用了“1+1+1”方式举办,在南宁举办1场主赛及1场动漫分赛,在新加坡举办1场东盟分赛,吸引国内外创新创业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团体参赛比拼,探索建立“互联网+东盟+双创”的创新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不仅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模式,还可以变革智慧城市相关产业,促进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提升进入全新时代。
“传统经济动能日渐式微,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传统产业谋求升级转型的诉求日益强烈。与之相对,疫情期间,人工智能被应用到医疗、生活、生产等多个新场景,成为助力社会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也向世人展示出科技创新带来的强大动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贺大州表示,本届大赛新增了人工智能组,旨在提出用AI技术来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业务服务中所遇到的难点、痛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国—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
应对“大考”
拥抱数字化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举办的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大赛从深层次上拥抱数字化,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办赛有机融合,即南宁主赛、东盟分赛、动漫分赛的初赛设置评委网络评选形式,南宁主赛的复赛则采用选手线下路演、现场评分形式,在提供展示舞台的同时为进入复赛的参赛选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团队和项目的创新创业水平。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全社会创新创业带来机遇。为确保大赛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开展,让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提振信心,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健全组织机构,科学谋划重点活动,规划做好氛围营造、队伍培训等大赛筹备工作。“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大赛进行宣传和招募,参赛者可以通过登录大赛官网、‘爱南宁’APP,拨打客服热线或到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7楼等多个途径咨询大赛详情,大赛组委会还在南宁市各城区的产业园、写字楼、公园等公共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推广活动,提高大赛知名度和参与度。”云宝宝公司董事长周勃介绍说。
为破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东盟分赛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加曝光率,邀请知名创业导师和行业专家进行创业分享、线上座谈,通过与报名队伍交流互动、帮助创业企业解决难题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募工作,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据统计,本届东盟分赛共收到125个项目报名,同比去年增长35.2%。
由于东盟分赛团队无法到中国参赛,对此,本届大赛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项措施的同时,首次采用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视讯跨国视频融合技术,将东盟决赛团队“搬运”到南宁现场比赛,实现演播室与东盟参赛团队连线,届时,一批海内外的优秀创新项目将在大赛上一一亮相,为南宁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播撒下创新的种子,成为“智慧南宁”建设的“助推器”和“智囊团”。
【赛事速递】
第三届(2020年)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设立南宁主赛、东盟分赛、动漫分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
●南宁主赛
主题:数联东盟助产兴业
大赛组别设置:
1.双创组:项目处于设想、规划、初步研发阶段,中试阶段之前,并且项目符合智慧城市产业要求,对于整合商业、生活、社区的设施、数据和服务资源,创新服务形式,能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数字化、智慧化生活环境的项目。参赛对象为有想法的个人,高校、社会团队,国内外新成立的创新创业公司。
2.综合组: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通过汇聚、整合、共享、开发与应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互联网数据资源,聚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方面面,不断推进产业发展的项目,不限项目所处的阶段。
3.人工智能组:用AI技术来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产业业务中的瓶颈。参赛项目包括AI建模算法以及基于此算法的产品概念设计。
●东盟分赛
主题:数联东盟助产兴业
大赛组别设置:
1.双创组:项目处于设想、规划、初步研发阶段,中试阶段之前产品。符合智慧城市产业要求,可为整合商业、生活、社区的设施、数据和服务资源,打通数据通道,创新服务形式,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数字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2.综合组:项目符合智慧城市产业要求,参赛项目通过汇聚、整合、共享、开发与应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互联网数据资源,聚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动漫分赛
主题:寻觅·幸福味
大赛组别设置:
1.创作组:聚焦南宁题材元素,表现描述南宁聚焦智慧城市建设、疫情后积极复工复产、振兴经济,人民努力开创幸福生活等内容,囊括漫画、动画、游戏等文化创作项目,为市民提供健康的多元化精神需求。包括剧本、脚本、设定集、插画集、漫画、动画、微电影、游戏等形式,因客观原因尚未孵化的作品亦可参赛,但须有足够支撑项目的内容深度。
2.综合组:表现南宁老城新貌、古今变迁、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细节等内容,以设计、产出动漫行业相关产品为主的项目。包括动漫周边玩具、cosplay及衍生服装道具、cosplay专业摄影、动漫主题餐饮、动漫主题展会、主题乐园、主题咖啡厅、电子商城、动漫付费内容、动漫手机应用、动漫网站等项目,行业从实体商业到服务业不局限形式,参赛项目需有完整的项目计划和清晰的投资收益模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梁枫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