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创造惊喜 艺术振兴乡村让定汪村旧貌换新颜
破旧老屋变身扎染庭院(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央广网晴隆11月13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通讯员蒋攀)舞台搭起来了,民宿开张了,酿酒作坊变成了民族风酒坊,破落的小院成了网红打卡点……11月13日,当参观者走进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时,纷纷连声惊叹:短短三天时间,定汪村的变化如此之大!
“变了变了,越来越好了。”13日一大早,太阳刚刚升起,定汪村就一片热火朝天。在村口广场,村民罗景恒一点一点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扫完落叶,看到几位村民正在合力抬桌子,他放下扫帚,又加入了抬桌子的队伍;搬完桌子,罗景恒又看到几位布依族妇女正在清理院子里的木头,他自告奋勇上前帮忙。
村民齐打扫(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摄)
“环境越来越好了。”罗景恒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葛家村还有人民大学的教授来帮我们以后,村里变化太大了。以前我们这条路很脏,现在又宽敞又干净。”
李红梅家的线衣社一角(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布依族妇女李红梅正在家门口清扫地面。身后,竹编围栏上“线衣社”三个大字格外醒目。顺着台阶,走进李红梅的家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台织布机和纺车,再往上走来到屋前庭院,只见蓝布飘飘,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颇有诗意,那是李红梅自己织染的布料。三天前,当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们和宁海县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团队来到定汪村时,他们发现李红梅有纺线、织布、做衣服的传统手艺,于是打算把李红梅家打造成“线衣社”。三天时间,她们想点子、找素材,很快就打造出了一个精致的“线衣社”小院。
村民罗光怀家的酒坊(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村民罗光怀家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蓝底红字的三角酒旗,上面大写一个“酒”字。远远看到这张酒旗,人们仿佛已经闻到了酒香。看到客人像潮水般涌来,酒坊的主人罗光怀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65岁的罗光怀是一名退伍军人,酿玉米酒和高粱酒是他的主要生计。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们和宁海县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团队为了提升他的酒坊,除了重新设计了酒坊的设置之外,还为他定做了专门的酒缸、酒瓶和展示架。全新亮相后的酒坊,取名“阳谷早”,是“坐下来”喝酒的意思。果然,这样一个色香味俱全的酒坊,让参观者不仅坐下来喝酒,还要买回家继续喝。“昨天一天卖了80斤酒,我现在要把酒坊再做大,做大老板。”已经65岁的罗光怀,很有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创业激情被点燃的罗广怀夫妇(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这样的变化,以前根本不敢想象。”定汪村所属的凉水社区副主任罗云感慨地说,“这个村以前环境很脏很差,老百姓以前不知道怎么去改变。现在葛家村的团队来了以后,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大家突然意识到要靠自己去改变生活。”
罗云所感慨的变化,来自于一场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的“艺术振兴乡村”活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是这场活动的带头人。“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振兴乡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激发每个村民的创造力。”
转角小点缀(央广网记者 曹美丽 摄)
艺术振兴乡村,让宁海县葛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一大批农民的创作激情被点燃,成了“乡建艺术家”。葛家村的成功实践,能不能推广到别的乡村?正是带着这个梦想,葛家村乡建艺术家团队才在今年8月和11月连续两次来到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带领定汪村村民开启一场“彻底蜕变”。
“真的变了。”谈到变化,定汪村的村民如数家珍:8月份,改造了村民广场、办起了未来书院、开辟了公共花园、建起了织梦坊;11月份,又提升了街景、庭院,还结合产业,帮助村民开出了第一家民宿、开出了第一家网店、办起了第一家酿酒坊……
“等葛家村乡建团队走了以后,我们还是要继续发展。”定汪村所属的凉水社区副主任罗云介绍说,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内生动力已经被激活,接下来他们将广泛听取村民的建议,就村里的发展集思广益。“我们要让定汪村来个彻底改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