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融合发展 飞地”模式共建产业园
媒体记者在贵安云岩产业园合影。广西新闻网记者 邱石佑 摄
贵安云岩产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新闻网记者 邱石佑 摄
贵安云岩产业园内的标准厂房。广西新闻网记者 邱石佑 摄
广西新闻网贵阳11月20日电(记者 邱石佑)11月19日,“融入陆海新通道 迈向城市大能级——西部媒体看贵阳贵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贵安云岩产业园参观采访。据悉,11月2日,贵安新区与贵阳市云岩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打造贵安云岩产业园。这只是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中的一个具体举措。
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以来,两地积极推动资源共享、要素共用、功能互补,双方共同招商、共建产业,推动贵阳的城市资源、城市价值优势与贵安新区的战略空间、政策机制创新优势相互叠加,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飞地经济”加速产业集聚
为打造贵安云岩产业园,双方将围绕优势产业共同开展招商引业和产业服务,打造装备制造、航空制造、新型材料、高品质食药、高新技术等突出业态的产业园区,并合作发展建筑、商贸、服务业等产业;将充分发挥双方在产业、资源、政策和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共建产业园为合作发展基础,但不限于共建产业园范围,共同招商引业,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同时,鼓励云岩区优质企业“退城进园”,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成长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企业及项目落户。
“双方共建产业园,既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贵安、云岩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现实选择。”签约仪式上,云岩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加快制定“近、中、远”期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合作事宜落地落实,共同谋划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两地产业升级,助力推动贵阳贵安一体化融合发展。
据了解,除贵安云岩产业园外,贵安南明、贵安花溪合作产业园区已在贵安新区落地建设。同时,根据贵阳贵安建立的产业跨区域共享合作机制,贵阳其他城区及四个国家级开发区还将与贵安新区共建产业园。“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贵阳城区“地根”趋紧的问题,更为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合作招商提升区域竞争力
正在建设的中粮可口可乐贵安项目,场平工程已完工,全面进入下一阶段建设。
该项目是中粮可口可乐落户贵州的首家工厂。项目规划安装两条现代化PET汽水生产线,预计总投资2.7亿元,占地157亩,设计年产能约17万吨,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当地就业,推动贵安新区经济发展。
中粮可口可乐贵安项目的落地,是贵阳贵安积极开展合作招商的重大成果之一。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积极开展合作招商、产业共建,引进了中国人民银行数据中心、华彬快消品等4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36.49亿元;新开工中航发、中粮可口可乐、贵州金元能源大数据产业基地等27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28.6亿元。
据了解,《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以来,贵阳贵安抢抓政策机遇,先后出台《贵阳贵安协同招商引业机制》《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招商引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贵阳贵安综合保税区融合发展产业规划思路》等政策,并共同发力招商引业。两地招商部门共同成立贵阳贵安融合招商办公室,沟通产业融合、共享投资信息,不断完善协同招商机制。
“现在,我们合作招商的力量更加强大,而且两地优势叠加,招商引资更有竞争力,我们也更有信心。”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招商科负责人说。
高标准规划助力产业升级
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产业规划是重中之重。
据贵安新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有关规划,在产业建设方面,贵阳贵安将形成多园支撑、一体发展的格局,推动贵阳“六大产业”与贵安“五大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一轴三线”的产业经济走廊。
其中,“一轴”是以数博大道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大道,向贵安新区延伸,将大数据实体经济与贵安新区数字、电子信息产业联系起来。“三线”为贵阳贵安横向融合发展的产业经济走廊,依托主要道路和沿线节点功能进行打造。北部为数字经济走廊,以贵安新区北部区域、清镇、观山湖、云岩等融合发展,推动数字产业、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的聚集发展;中线为都市经济走廊,以贵安新区中部、经开区、南明区、乌当区融合发展,推进都市服务、国际贸易与金融、中高端消费、总部经济发展;南线为科创经济走廊,以贵安新区南部、大学城、花溪区、孟关改貌等融合发展,围绕建设自由贸易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外贸加工等产业,并依托大学城,建设重大科创平台。
贵安新区将高标准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与贵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对接、协调,形成统一的一张蓝图。同时,加快构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支撑体系,重点推进城市干道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S1号线、S2号线等建设,强化两地公共交通组织,同时加快供水、供电、燃气以及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全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不断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并依托城市的山脉、水系、绿地,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