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坚持这一理念是秘诀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欧慧兰 摄
广西新闻网桂林11月22日讯(记者 樊成甫)11月22日,桂林市召开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有关工作情况。
据了解,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最高奖项,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11月20日,桂林市成功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的设区市。
据介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程中,历届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城为民、创城靠民、创城惠民”理念,把创建过程作为提高执政能力、造福城乡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
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家园。按照国际化、智慧化、便利化要求,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塑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形象。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部署,向西拓展发展空间;对照公园城市标准,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控建筑物高度、密度、容积率,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序、视廊通畅、显山露水、组团布局的城市形态。完善城市功能。坚持老城新区统一规划、联动发展,老城疏解提升做减法,完成“北通南畅、东拓西联”工程,实施城市轨道1号线、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推进塔山、福隆园等十余个片区改造,提升车站码头、停车场等设施;累计拆违167.13万平方米,建成“两江四湖”二期和临桂新区水系,新增2个“两江四湖”的游览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81%,品位休闲之都焕发勃勃生机。新区产城互动做加法,形成“七纵九横”主干路网和“山环水绕”山水新城格局,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一座激情浪漫新城加速崛起。建设高新区、经开区、高铁园,打造信息、生态食品等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万亩华为城、桂林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城市产业支撑全面加强。强化城市治理。推进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市政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机扫率超80%。实施最严城市管理绩效考评,有效治理城市乱象,山清水秀环境美成为常态。
以人为本,弘扬时代新风。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创城全过程,形成“爱国爱家爱桂林,讲德讲孝讲文明”的城市人文精神。爱国从爱家爱桂林做起。各级领导带头参加志愿活动,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创城,带动全社会共建美丽家园,创城“金点子”征集到意见建议上万条,有效解决一批市民反映强烈、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8%,活跃度达68%,注册总人数和活跃度居广西前列,涌现出“周末爱心妈妈”等优秀志愿组织和一批全国优秀志愿者。讲德讲孝展现桂林大爱。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20多类模范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医生”谢序忠、谢本合父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何玥,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刘萌刚等一大批模范人物。文明友善彰显桂林大美。推进“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诚信友善深入人心,文明和谐蔚然成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桂林市率先为湖北籍游客开放定点宾馆,市民纷纷为游客献爱心,社会各界自发向湖北捐款捐物,展现了良好的文明素养。
融合发展,彰显桂林风韵。坚持把创城与传承文化、保护山水结合起来,推动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彰显“一城文化满城绿”的桂林风韵。以优秀文化提升城市自信。持续推进“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工程,打造逍遥楼、东西巷、桂林歌剧院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修复开放甑皮岩、飞虎队等一批遗址公园;推出“桂林千古情”“可可小爱”等一批著名文化品牌和《刘三姐》《桂林有戏》等精品剧目;湘江战役纪念设施列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长征精神在桂北大地传承发扬。以良好生态优化城市环境。坚持生态立市,推进漓江生态与保护提升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1.62%,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