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东博会】第17届东博会签约投资合作项目86个 创历史新高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11月30日,为期4天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分别简称“东博会”“峰会”)在广西南宁闭幕。本届东博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团结抗击疫情背景下共同主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国际展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全方位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和经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安全有序的目标。
闭幕式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黄月芬
本届大会上线“云上东博会”,展览和经贸活动呈现不少新特点。其中,实体展共有1668家企业参展,华为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企业参展。东盟和广西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18.2%,共有来自巴基斯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8家企业参展。“云上东博会”共有1956家企业参展,其中外国展商占21%,实现了参展企业上云全覆盖和全域营销推广。
南宁市民在东博会公众开放日逛展 摄影 郑肖君
本届东博会线上线下活动精准对接,共举办了152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其中云上会议40场、云上对接推介活动30场,并举办了一系列直播活动,部分展品成为云上成交的火爆品种。
“云上东博会”针对境内外不同语言、不同运营模式的展商,支持多声道输出,为双边和多边合作交流提供“一站式”服务。
截至11月30日中午,“云上东博会”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站内访问量超过2005万人次。各场对接会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确配对,实现“面对面”“屏对屏”的精准对接。据悉,“云上东博会”将继续常年运行,中外参展商可全年在线进行展示洽谈、直播营销。
南宁市民选购展品 摄影 郑肖君
据介绍,本届东博会项目签约规模和质量创新高,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新产业集聚再添新动能,“三大三新”(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金融领域项目占比85.3%,总投资比上届增长67.8%。重大项目在体量和质量上均比往届提升,东博会平台招大引强“磁场”效应持续增强。
本届东博会推动了重点领域合作,分别包括以下六个领域。
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扩大陆海新通道展区规模,中国沿线省份从物流、金融、大数据等方面展示了“硬联通”“软联通”带来的商机,举办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媒体推介会、豫桂东盟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洽谈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贸易新机遇”主题推介会等活动,沿线多家物流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沿线省市9家城市商业银行签署了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倡议书。
助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本届东博会整体展示广西自贸试验区,举办了试验区推介会,宣介了试验区建设成果以及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商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和崇左片区进行了招商推介。
助推东盟市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本届东博会设置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在香港贸发局、澳门贸促局的组织和参与下,展示了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推动大湾区与东盟企业的经贸和产业合作。
中国(广西)自贸区试验区品质生活体验区 摄影 黄月芬
助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本届东博会设置金融展区,展示了各类金融机构面向东盟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围绕跨境金融创新与合作深入交流;投融资项目对接会安排了高质量的银企对接活动;广西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共同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战略合作协议。
助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本届东博会结合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举办了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围绕5G、人工智能、电商等7个主题开展交流合作,线上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签约了一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助力“数字丝路”建设。
推进中国—东盟卫生防疫合作。本届东博会设置公共防疫和卫生展区,展示了防疫物资和卫生相关企业和产品;服务了中国—东盟携手抗击疫情和卫生健康合作。
据了解,本届“两会”受到中外媒体高度关注,116家媒体1217名记者到会报道。截至11月30日,《人民日报》已刊发117篇相关报道,新华社播发中英文文字、图片、视频等报道500多篇,央视已播出新闻达40多条。东盟等各国媒体都对本届大会进行了密集报道。此外,东博会官方微博总阅读量6200万,东博会Facebook、Twitter等官方账号访问人数超过100万人次、互动人数超过33万人次。(文 蓝彬彬 黄月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