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小小“蚕宝宝”托起大产业
近年来,宜州区在“东桑西移”的大背景下,依托全区37万多亩养蚕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推进桑蚕产业发展,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大蚕桑生产基地县(区),又一跃成为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县(区),先后荣获“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蚕桑之乡”、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称号。
桑园面积全国第一
宜州区桑蚕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区桑园面积37.7万亩,同比去年净增0.5万亩,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全区养蚕量155.4万张,与去年的155.1万张相比基本持平,养蚕覆盖全区1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养蚕农户10万户4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4.1%。
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面积3276亩,拓展区面积6250亩,辐射区面积21000亩。示范区严格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产业特色化“五化”要求进行创建,引进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共建,加盟企业3家,组建和加盟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鲜茧收烘站3家,发展省力化标准化养蚕户60户,带动养蚕户605户(其中贫困户36户),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养蚕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
“蚕宝宝”群雕。
据统计,2020年宜州区养蚕贫困户7316户,涉及贫困人口2.25万人,占全区贫困户的44%;2020年全区贫困户种桑面积2.59万亩,养蚕张数为3.95万张;蚕茧产量达2080吨,养蚕收入达到7746万元。
目前,全区有小蚕共育户188家,小蚕共育率高达85%以上,桑蚕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鲜茧收购站257家,方格簇厂等蚕具厂家配套齐全;全区鲜茧产量6.80万吨,养蚕收入25.02亿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5460元以上。
鲜茧缫丝领跑全国
2020年4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决定在宜州区创建国家蚕桑产业“一县一业”示范样板项目,并签订“关于开展蚕桑全产业链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标志着宜州桑蚕产业承接国家级桑蚕产业新技术成果运用将进入新阶段,极大提升了宜州桑蚕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促进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游客在挑选丝绸制品。
在丝绸加工方面,宜州区现有规模以上茧丝绸加工企业17家,其中缫丝厂15家,自动缫丝机232组;织绸企业2家,织绸机56台(套)。
壮观的宜州缫丝生产车间。
17家茧丝绸加工企业共吸纳2600多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4.5万元;开展“千企助百村”“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活动,助推消费扶贫,实现广西电商网红“乍飞拉”品牌推广;发展以桑蚕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项目,实现2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2020年宜州区白厂丝产量3869.8吨,坯绸产量达到339.3万米以上,丝绸企业加工总产值15.05亿元,全区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及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到45亿元以上,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鲜茧缫丝继续在全国领跑,茧丝加工和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继续保持广西县域第一。
打造丝绸产业金品牌
去年,宜州区资源利用变废为宝亮点多,全区现有以桑枝、蚕沙、下茧等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企业15家,利用缫丝下脚料、下茧及部分差茧加工生产蚕丝被25万床,实现产值3亿元,形成了“刘三姐”“南方丝巢”“壮歌”等地方知名品牌。“宜州桑蚕茧”获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首批广西3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展示多项发明专利。
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织绸车间工作。
养蚕脱贫户韦素玲。
该区推进创建国家级桑蚕茧丝绸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工作,积极实施2020年宜州桑蚕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宜州桑蚕茧”这一国字号金字招牌的运用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宜州桑蚕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助推宜州——“中国丝绸新都”长远目标的建设。紧扣培育河池市千亿丝绸产业集群目标,从河池市整个丝绸产业链入手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建好中国丝绸城这个“链头”,通过打造广西欧亚丝绸文创产业圈拉长“链身”、串好“链条”,形成以河池市为中心,覆盖广西、广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并借势“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向欧亚延伸,形成辐射全球的丝绸产业中心。业内已经形成了“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宜州”的产业格局。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东风 权 晟 韦玉厦 通讯员 邓小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