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河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传到了河池这片红土地上,让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最大关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大支持,极大提振了全市上下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池市委、市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向贫困发起总攻,攻坚拔寨,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攻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描绘着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时代画卷。
南丹县云水谷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图片由南丹县委宣传部提供。
2016年至2019年,河池市累计实现70.22万贫困人口脱贫、625个贫困村出列,南丹、金城江、天峨、环江、东兰、巴马、凤山7个贫困县(区)顺利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6%下降到1.86%。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革命老区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触手可及。
夯基础惠民生 人民幸福看得见
河池地处云贵高原南缘、桂西北边陲,境内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3%,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河池又是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和石漠化地区、深度贫困地区,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之一。
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烈村群众在悬崖峭壁修路。如今,该村全部自然屯均已通水泥路。黄展成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
为了打好“硬仗中的硬仗”,河池市全面落实“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极度贫困地区,聚焦重点领域,层层压实责任,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以前住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以前走羊肠道,现在道路宽又广;以前有病无钱医,现在医药能报账……”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南昌屯村头文化长廊里,10块红色宣传牌讲述着当地群众生活的变迁。
“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村民谭俊康说道。特色民居掩映青山绿水间,大理石板铺到家家户户,群众发展起特色旅游产业,有着近500年历史的毛南族发祥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化瑶族自治县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蒙城 摄
“鲤鱼伴水水更清,星星伴月月更明,我们过上好生活,永远不忘党恩情。”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让毛南族群众欢欣鼓舞,村民们唱起山歌《十颂党恩》,表达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
巨变,并不限于南昌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池市已实现县县通高速路,430个深度极度贫困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部通路。
仅2020年,河池市新建和完善乡村义务教育学校546所,共1020个单体项目,目前开工率100%、完工率88.56%;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已参保人数385.21万人,参保率99.39%,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住房保障方面,今年全市需完成危房改造45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竣工率100%;今年全市计划投资3.4亿元实施饮水安全项目4894个,已完工4869个。
巴马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图为建设中的贺巴高速。杨念松 摄
今年5月,贵南高铁都安段八仙双线特大桥最后一座墩身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该桥线下主体工程全部结束。这是贵南高铁广西段首座完成线下主体工程的5公里以上双线特大桥,也是贵南高铁复工复产后取得的又一成果。
截至目前,贵南高铁广西段建设进度已经过半。贵南高铁2023年建成通车后,将对河池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进一步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届时,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不再遥远。
如今,一条条水泥路铺就着脱贫致富梦,一根根自来水管通往千家万户,一项项惠民政策在农村落地生生根,老区人民告别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河池的千山万弄间,处处是看得见的幸福。
谋特色探新路 产业敲开幸福门
6月初,南丹县云水谷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里生机勃勃,集产业扶贫、观光度假、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白裤瑶大健康旅游扶贫产业园,已初现雏形。这个总投资10.4亿元的产业园,将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之一。
通过扶持种植、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入园务工等模式,产业园建立起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高度融合的脱贫机制,2018年以来吸纳长期就业农民工790人,其中长期聘用白裤瑶56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实现户均年增收4.5万元以上。
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安宁村群众在合作社喂牛。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贫困群众在合作社养殖黑山羊、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河池地处大石山区和石漠化地区,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为此,我市把产业发展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最重要工作来抓,因地制宜谋划实施“十大百万”产业工程,确保群众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山多地少、严重缺水,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几年前,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上节村,村里只剩留守老人和儿童,没有持续增收的产业。
贫困群众在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祥兰村食用菌季基地务工。凌吉荣摄
如今,上节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瑶山牛,村里还建了“贷牛还牛”产业孵化基地。“村里174户贫困户,有170户靠种养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3%。”上节村第一书记张程说,“贷牛还牛”让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
都安素有养殖肉牛肉羊的传统。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县在深入调研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把“贷牛还牛”项目作为“十大百万”产业之一,走出一条大石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实现贫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红心猕猴桃产业扶贫基地两位仫佬族姑娘正在采摘红心猕猴桃。蒙增师摄
宜州区充分发挥传统桑蚕产业优势,引导10万农户种桑养蚕,农民养蚕人均收入7411元;巴马瑶族自治县从猪苗价格、带贫机制、金融贷款、猪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形成订单农业,带动贫困户实现户年均增收2500元;东兰县出台多项以奖代补政策,鼓励群众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县种植油茶29.5万亩,基本实现“人均一亩油茶”的产业格局……
遍地开花的“十大百万”产业在河池这片红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全市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国第一,肉牛肉羊饲养量及出栏量继续居广西第一,油茶新增面积广西第一、总体规模广西第二……预计到2020年底,“十大百万”扶贫产业产值达335亿元,纯收入16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增收近5000元。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是河池探索脱贫攻坚根本出路的生动实践,也为老区人民敲开幸福门。
搬得出能致富 老区共圆小康梦
窗外是潺潺而过的红水河,楼下是人声鼎沸的达吽小镇,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江安置区里,江南乡尝梅村搬迁群众卢勇升正在编织藤制品。“以前住的是木房,走的是山路。搬出来后,小孩转到县城学校读书,我平时在家里编织藤制品,闲时到达吽小镇表演队当男主角。”卢勇升说道。
大化瑶族自治县巴歪民族新城。黄孝邦 摄
和卢勇升一样,昔日的农民变成市民,安置区里还有3000多名移民群众在达吽小镇就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大化“夜经济”复苏的“生力军”。
在安置区建设过程中,大化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建设、特色美食小镇建设等融合发展,配套建设“一镇一园一城三区”等项目,后续产业、就业、增收项目实现全覆盖,搬迁户户均有1名以上劳动力稳定就业。
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安置区。图片由南丹县委宣传部提供。
“吃水基本靠天,生活基本靠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河池贫困群众祖祖辈辈困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态脆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池市全面落实自治区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搬离穷窝、斩断穷根、持续发展、共圆小康”目标,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搬迁任务,17.6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搬迁入住,为广西最多。
为了能让贫困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河池全面落实迁入地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户籍、最低生活保障等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搬迁户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020年4月3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仫佬家园”一家电子厂,搬迁群众正在扶贫车间上班。蒙增师摄
在强化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方面,全市121个安置点已落实服务机构354个,组建党组织92个,设立自治组织106个、群团组织298个,各安置区后续管理逐步规范。在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扶持方面,投入后续扶持资金13.98亿元,3.87万户实现1人以上劳动力稳定就业,占搬迁总户数的97.5%,累计通过搬迁脱贫16.8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河池革命老区的巨大鼓舞、激励和鞭策。”市委书记何辛幸表示,河池各族干部群众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厚爱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再接再厉,继续奋斗,答好疫情“加试题”,下足精准扶贫“绣花”功夫,以决战决胜之势向深度极度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黄开均 通讯员 黄炼 黄鹏欢 凌吉荣 韩开运 蒙增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