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江:扶贫产业兴旺 群众就业增收

河池日报-头条河池客户端 2020-11-27 阅读量 1883

   


  2017年,侧岭三红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金城江区首个自治区星级农业示范区;2018年,凤飞三境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被评为三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018年,珍珠岩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有力促进旦洞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扶贫要长效,产业为根基。2016年以来,金城江区瞄准市场、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8亿多元,通过采取产业上山、一村一品、分类施策等举措,不断夯实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产业基础。

  五年间,该区共培育出扶贫龙头企业7家,带动1728户贫困户就业增收;创建农业核心示范区(园、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72个,带动4387户贫困户脱贫发展;发展“十大百万”扶贫产业39.21万亩;每个贫困村均有1个以上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特色产业覆盖98.82%贫困群众。

  五年间,全区糖料蔗产业实现产值5.26亿元,贫困户增收1亿多元;特色水果实现产值4.66亿元,贫困户增收1859万元;桑蚕实现产值2.1亿元,贫困户增收438万元;生猪养殖共59.85万头,蛋鸡养殖90万羽;核桃种植13.43万亩,油茶种植5.1万亩。

  五年间,拔贡下桥、六甲旦洞、九圩牙洞等一批贫困村旅游扶贫蓬勃发展,带动5000多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五年间,村集体经济结束“空壳村”的窘境,实现跨越式飞跃发展。

  ……

  一个个喜人的成绩,一项项突出的成果,是金城江区向党和人民提交的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的答卷。

以产业富民为目标 下好“产业棋”

       3年前,五圩镇三境村给人的印象,只是路边种些柑橘,味道不错,其他方面,就没什么特别了。

  如今,再到三境村,一个大规模的农业示范区赫然入目——凤飞三境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厂如其名”,正在桂西北一隅展翅“凤飞”。


  10个大棚,存栏母鸡26万羽,年产蛋7800万枚,年产值3900万元。最大鸡棚存栏母鸡5万羽,喂料、捡蛋、收集鸡粪全自动化作业。示范区吸收了71户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355万元入股养殖;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入股100万元发展光伏产业项目,年收入约7万元;示范区为周边群众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120多名贫困群众长期在示范区务工,月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

  五圩镇党委书记覃志荣介绍,示范区于2016年规划建设,至今已投入资金1.35亿元,通过主打生态循环产业,打造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行“产业循环、废弃物循环、资金循环”的“三循环”模式;打造精准扶贫示范基地,采取“园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贫困户、村集体“三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境村贫困户韦美艳,以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蛋鸡养殖,每年获得4000元收益,每天下午到蛋鸡场务工,主要从事鸡蛋包装,工作4小时得到50多元劳务费。“半天在家里劳动,半天在鸡场做工,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又有稳定收入,村里很多人都像我这样。”韦美艳说。


  蛋鸡落户三境村,人们并不觉得奇怪,而小龙虾落户金城江区拔贡镇寨熬村,却是人们做梦都没想到的。

  2年前,寨熬村田地只种植水稻和蔬菜。如今,400多亩水田变成了荷花塘,塘里游动的是肉鲜味美的小龙虾。

  莲子、小龙虾生产是短平快产业,当年投资,当年收成。据河池九保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覃忠布介绍,该公司于2019年投资建设小龙虾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种植荷莲400多亩,莲下养殖小龙虾。

  “小龙虾每公斤70元,一亩可产小龙虾200公斤;干莲子每公斤80多元,一亩可产干莲子150公斤。”覃忠布说,小龙虾主要在河池市场销售,干莲子卖往江西,“有多少卖多少,市场还比较好。”

  2019年以来,九保公司支付给附近村民务工费就达90多万元。

  拔贡镇副镇长沈军宏介绍,该示范区着力打造“小龙虾+蔬菜”“小龙虾+莲藕”“小龙虾+水稻”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已有174户贫困户以资产性收益资金112万元入股,产业扶贫成效明显。目前,示范区吸纳周边群众50多人就近务工。示范区全部建成后,可吸纳300多人在家门口务工。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扶贫产业模式,在金城江区侧岭乡早已形成规模。

  侧岭三红现代农业示范区共流转贫困户土地278亩,为周边村屯及易安点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公司与合作社一年支付给群众的劳务费和土地流转租金200多万元,参与的贫困户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东江镇里仁村走出一条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成功道路。

  五年前,“十三五”贫困村里仁村449户1793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415人。如今,该村以拉脑屯为核心,建设生态果蔬农业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已经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的美丽乡村。

  2017年,拉脑屯率先引进广西寿香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入第一笔资金,群众也流转出第一期土地100多亩地,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实行一体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打造“金城美”精品果蔬品牌。

  2019年,基地34个蔬菜大棚西红柿、青瓜等蔬果产量30万斤,产值100万元,今年产值约150万元。目前,合作社共有44户社员,社员以土地入股方式,将500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聘请部分社员当管理或技术人员,平时务工的群众达2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80元至100元。

  2020年,里仁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其中拉脑生态果蔬农业基地分红2.5万元。

  如今,在金城江区各乡镇,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五圩、拔贡、侧岭3个乡镇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只是该区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的一个缩影。政府大力扶持,公司、合作社乐于投资,群众乐于出租土地后在家门口务工,在金城江区形成了新的风气。

创新“五联”模式 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金城江区实施“五联”(部门联动、多种联营、抱团联合、跨村联建、结对联帮)模式,引导村集体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通过土地流转、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自主发展等方式,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区建立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机制,探索产业型、股份合作型等发展模式,开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种联营通道,共整合96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为48个贫困村每村安装装机容量2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各贫困村村集体每年依靠该项目获得收入1万元以上。

  同时,该区统筹整合各部门资金,投入3320万元,按贫困村每村40万元、非贫困村每村20万元标准,资产性入股辖区加工企业,获得稳定收益金,贫困村每年获得收益4万元,非贫困村每年获得收益2万元。

  该区还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扶持资金850万元,按每村50万元扶持1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整合14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业基地,通过买断市场承包经营权,参与市场商业开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该区统筹安排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87万元,用于购买乡镇政府所在地商铺或城区商业小区门面商铺,通过出租或直接经营所得收益,作为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统筹整合财政资金2558万元投入旅游景区项目,各村参与项目经营管理,获得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0年,该区128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25个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3个村年收入超过20万元,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达2000万元。

强化技能培训 拓宽渠道保就业

  强培训,保就业,才能保增收。“十三五”期间,该区共建设就业扶贫车间49家,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500多人,提供扶贫公益性岗位710个。同时,通过举办“春风行动”等网络招聘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今年,该区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万人。此外,还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方式,护送379名务工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9名)赴粤返岗复工。


  位于金城江城区的广西汇成食品有限公司,是河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板栗加工季节,该公司为周边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支付给村民劳务费达200多万元,带动40多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就业培训,极大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该区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进企业、技能进村屯”活动,让贫困群众实现从靠力气吃饭到凭技能增收的转变。

  五年间,该区先后举办电工、焊工、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烹调、育婴等技能培训班123期,贫困人口参训2566人次。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首席记者 韦剑平 通讯员 兰艳玲 韦福珍


0人点赞

相关推荐

美政府将发1.5亿份新冠快速检测试剂 鼓励各州重开学校
中新网|2020-09-29
疫中看巴西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下的年终消费季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11-30
民族文化进校园 | 毛南语电影译制片《十八洞村》首映
环江融媒体中心|2020-10-21